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城作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具特色的古代社会帝王都城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占据有独特的地位。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7.6公里的中轴线建筑景观群凝练了北京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北京人文历史、风俗民情、道德教化的高度总结和升华,是从古至今历代都城建筑演变的见证。追溯中轴线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的萌芽与发育起,经秦汉的成型,一直延续到宗法社会末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以渐变和积淀为主,并没有发生大的突变或中断,形成了首尾连贯,一脉相承的特点。从“古风都城范型”的周王城、“宫城群落的失序”的秦汉长安、“复礼与越制”的曹魏邺城、“重建中心秩序”的隋唐长安、“古典都城范型”的宋汴梁、“理想与现实叠合”的元大都、“古典都城集大成者”的明清北京,中轴线建筑群作为政治权利与城市制度的物质形态,在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清代北京城汲取了古代经典都城的精华,融合了宋汴梁、元大都对周制的复古,将城市规划与布局发展到极致。在都城和皇家建筑的制度方面,都城、皇城和宫城的中轴线近乎完美的叠合,规整的三朝五门制度以及完整的郊祀制度,极具活力的街坊和市肆制度,可视为古典都城的集大成者。本文选取清朝晚期封建王朝经济发展至顶峰时,以中轴线作为审视北京历史文化的切入点,将中轴线的南起点永定门城门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结合相关的书画、碑刻、档案及考古发掘资料,“聚焦”于老北京城垣中轴线起点、外城最重要的城门永定门,从此门营建历史、规模形制、附属建筑、历史环境、职司管理、拆毁与重建等诸多方面,试图为这座举世闻名的古老城门,整理编撰出一部“综合档案”,对今后的深入研究做一点铺垫性工作;一方面依据历史文献、珍贵的摄影资料及近现代的研究成果,试图复原永定门城门建筑意象以及周边环境的特征图景,并非对于城门结构与营造技术的单体复原,而是呈现出永定门城门建筑周边的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宗教环境、交通环境、自然风貌以及景观特征,勾勒出以永定门城门为重要节点的写实画卷,借此强调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复原研究中,场所对于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在这边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孕育着雄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历史遗存愈将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呈现宝贵的价值,也愈发需要我们潜心钻研,本文撰写的目的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