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金融风起云涌,其中的货币制度变革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在我国货币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法币改革便成了历代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旨在探讨法币改革所规定的汇率制度对当时中国外贸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由银本位制变为“外汇汇兑”本位制。中国的汇率不再因世界银价波动而波动,而是由官方确定法币一元合英镑一先令两便士半即14.5便士、法币100元兑换美元30元。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被授权通过无限量买卖外汇以保持法币的官方汇率。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前,官方汇率一直按照南京国民政府的规定顺利的维持着。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外汇储备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大量流失,原有的“无限量买卖外汇政策”面临挑战。中国外汇管理政策进入“外汇审核和结售”阶段和“中外联合平准基金”阶段。由于官方的限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外汇自由交易市场应运而生。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英国面临复杂的战事环境,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中国的金融政策。“中外联合平准基金”在1941年由英国单方面停止,政策改变的结果是上海外汇自由交易市场被废除。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战争也进入一个新的局势。
根据上述国际形势及国内战事的变化,本文选取南京政府时期(1927-1941)贸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把1937年作为法币改革短期及长期影响分析的时间节点。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以对外贸易额的变化可分为平衡发展阶段(1927-1931),衰落阶段(1932-1935)、恢复阶段(1936-1937)及由盛转衰阶段(1938-1941)。为了保证法币改革引起汇率变动对外贸短期及长期影响分析的全面性,文章把在此期间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分为国际因素:世界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白银法案”、抗日战争爆发;政策因素:关税自主、法币改革,设立贸易委员会;经济因素:法币贬值,物价上涨。
除上述原因之外,当时的中国未形成国内统一市场,价格体系不完善,所制定的汇率制度没有也不可能体现全国购买力平价;同时,我国出口结构以原料、半成品、初级产品居多,进口结构中生产资料比重日益上升,消费资料比重日益下降但仍占大部分比例。在这种进出口结构下,汇率变动对商品贸易总值影响不显著。国际原因主要是由于英美国家对中国外汇的控制。“外汇汇兑”本位制下法币的信用基础是依靠外汇维持的,法币改革的成功实施必然需要英美两国的支持,法币汇率的“联英联美性”不仅造成自身汇率水平的不稳定,而且为外汇市场投机留下空间。不仅如此,英美两国通过控制法币的外汇,对中国进行经济渗透,攫取贸易利益和产业资本利益。除此之外,英美通过中英平准基金、中英美平准基金的管理,使南京国民政府丧失了外汇管理的独立性。由此得出全文的结论:法币改革所确定的汇率管理政策短期内使中国国际收支情况好转,长期内没有也不可能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根本原因在于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妥协下制定的法币改革政策缺乏独立性、稳定性和连贯性。
本文严格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尊重史料,论从史出。在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数据和现代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全面、准确、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