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阴道炎(Vaginitis)是最多见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的复发性。复方苦参抗菌剂的药物成分为:苦参、沙棘提取物、蛇床子、黄柏、冰片、稀土等,其功效为:抗菌祛湿、泻火解毒、活血生肌、杀虫止带。本研究主要探讨中药复方苦参抗菌剂治疗几种常见阴道炎的疗效评价以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到武警河北总队医院妇科门诊就医的240例阴道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取阴道分泌物化验,其中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82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62例,滴虫性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51例,支原体性阴道炎(分为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slyticum Uu,人型支原体M.humenis Mh)45例。使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A组120例,其中:BV 41例,VVC 31例,TV 26例,Uu/Mh 22例,所有受试者均给予复方苦参抗菌剂阴道上药,B组120例,其中:BV 41例、TV 25例,予以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阴道上药,VVC 31例,给予克霉唑栓阴道上药,Uu/Mh 23例,给予美满霉素阴道上药。治疗后7天取所有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化验检查评价疗效,分别于用药前、停药后7天、14天和30天检测阴道乳酸杆菌的数量,评估阴道内环境的恢复情况。随访3个月,了解复发情况。A组120例病人中,失访4例,随访率96.67%,失访率3.33%;B组120例病人中,失访5例,随访率95.83%,失访率4.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不同年龄组病例构成情况240例受试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28岁,分为18-25岁、26-35岁、36-45岁三个年龄组。BV在18-25岁、26-35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45.12%、39.02%,明显高于36-45年龄组15.85%。VVC在18-25岁、26-35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38.71%、43.55%,明显高于36-45年龄组17.74%。TV在18-2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达45.10%。Uu/Mh在26-3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达64.44%。2两组疗效比较A组12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7%(113/120例):BV 92.68%(38/41例),VVC 93.55%(29/31例),TV 96.15%(25/26例),Uu/Mh 95.45%(21/22例)。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67%(86/120例):BV 73.17%(30/41例),VVC 74.19%(23/31例),TV 72.00%(18/25例),Uu/Mh 65.22%9(15/23例)。治疗BV、VVC、TV、Uu/Mh两组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乳酸杆菌检出率比较治疗前两组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1 BV乳酸杆菌检出率:治疗后7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53.66%、B组46.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78.05%、B组51.22%,治疗后30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56.10%。治疗后14天、30天两组乳酸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A组、B组乳酸杆菌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30天A组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 VVC乳酸杆菌检出率:治疗后7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67.74%、B组41.94%,治疗后14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48.39%,治疗后30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54.84%。治疗后7天、14天、30天两组乳酸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7天A组乳酸杆菌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天、30天A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治疗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 TV乳酸杆菌检出率:治疗后7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61.54%、B组44.00%,治疗后14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52.00%,治疗后30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48.00%。治疗后7天、14天、30天两组乳酸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7天A组、B组乳酸杆菌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天、30天A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治疗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 Uu/Mh乳酸杆菌检出率:治疗后7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50.00%、B组34.78%,治疗后14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77.27%、B组56.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天,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A组100%、B组5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7天A组乳酸杆菌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0天A组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治疗后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B组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者3例出现食欲不振、呕吐,2例出现皮疹,使用美满霉素者4例出现食欲不振、轻度腹泻,均自行缓解。5随访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评价复发情况。A组总复发率6.90%(8/116例),B组总复发率30.43%(35/115例),两组总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个月复发率分别为A组0.86%(1/116),B组6.96%(8/115),随访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A组2.59%(3/116),B组10.43%(12/115),随访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A组3.45%(4/116),B组13.04%(15/115),其中支原体性阴道炎总复发率最高,A组达10.00%(2/20),B组达42.86%(9/21)。结论:1复方苦参抗菌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支原体性阴道炎总有效率94.17%(113/120例),疗效显著。2复方苦参抗菌剂能促进乳酸杆菌增值,治疗后总检出率100%,总复发率6.90%(8/116例),有效恢复阴道微环境平衡,减少复发率。3复方苦参抗菌剂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用药时间短,无耐药性,患者依从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