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的首要任务之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结合调研案例探讨和分析当前农村传统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探讨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指导,借鉴国内外学者观点,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河南省罗山县皮影戏和光山县花鼓戏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研基础之上,总结我国农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视民间信仰、传承人年龄偏大等特点。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定,地方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上的支持力度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根据调研和对当地民间艺人的走访发现两地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着:农村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碎片化、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农村传统文化在经济化的浪潮中,面临被消解和异化的危险。当下社会瞬息万变,许多新科技、新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结合时代发展,找寻适合我国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即一是创新文化活态传承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精英;三是健全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完善传统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思想,推动政府积极转变文化建设管理理念,加强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以期达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树立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其他文献
洋县是位于秦岭南麓陕西汉中的一个小县城。2000年前,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封邑于此:1000年前,苏轼的表兄文同在这里演绎了“胸有成竹”;36年前,中国科学院刘荫增研究员在这里找到了世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变化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意见。本文以喀斯特山区习水县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度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在收集习水县经济资料与土地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景观分析、熵值法、
本文建立了具有五个自由度的三维振动强化抛光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对此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确定了该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和固有模态,并对固有模态进行了运动仿真,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