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精髓的具体体现,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治法治则在组方用药上的具体应用。但临床长期使用的中药复方,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中药复方的体内代谢研究是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解析药效成分的体内动态规律,探求方剂配伍规律的关键枢纽。麻黄汤为医圣张仲景名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组方简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方中君臣佐使具备,各药作用、地位明确。麻黄汤及其君药麻黄的药理研究表明,麻黄汤的发汗、止咳平喘作用与君药麻黄密切相关。君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生物碱,包括麻黄碱(Ephedrine,E),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ME),去甲基麻黄碱(Norephedrine,NME),去甲基伪麻黄碱(Norpseudoephedrine,NMP)等,其中E含量最高,其次是PE。本论文以麻黄汤为工具方,通过对麻黄汤煎液、人体服用麻黄汤后血浆及尿液中麻黄生物碱的分析,探讨麻黄汤中麻黄生物碱的体内代谢排泄变化规律,以期阐明麻黄汤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目的:探讨健康人体口服中药复方麻黄汤后,麻黄生物碱(包括E、PE、ME、NME和NMP)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变化规律,阐明麻黄汤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1.以计算机检索、手工追溯检索等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SienceDirect、SpringerLINK、CA、Toxnet等数据库,广泛查阅有关麻黄汤及麻黄生物碱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生物转化、代谢和排泄的研究资料。2.以《伤寒论》中麻黄汤的制备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用药习惯,确定麻黄汤煎液的制备方法。按此法分别制备麻黄汤煎液和单味麻黄煎液。4名健康志愿者顿服同体积的麻黄汤煎液,采集服药后2h的血浆及服药后0-24h不同时间点的尿液,采用GC-MS法研究麻黄汤煎液、单味麻黄煎液以及收集的血浆和尿液中麻黄生物碱的变化。3.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的方法分别分析比较经相同方法制备的麻黄汤煎液与单味麻黄煎液中各麻黄生物碱的浓度及含量;采用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 T Test)的方法来分析比较人口服麻黄汤煎液24h后麻黄生物碱在尿液中的累积排泄量与口服量的关系,以及累积排泄率与1的关系;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的方法,分别分析比较了NMP、NME、E、PE和ME在不同时间点的排泄量。4.以各麻黄生物碱在尿液中平均累积排泄量和平均累积排泄率,描述各麻黄生物碱在尿液中的排泄情况。结果:1.利用多种检索工具和中英文数据库,查阅文献百余篇。了解到对中药复方进行代谢研究有利于揭示药效物质基础;了解到麻黄汤在发汗、平喘方面的作用与君药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生物碱的作用具有相关性;了解到国内外对麻黄汤及麻黄的代谢排泄研究较少,而针对单个麻黄生物碱的体内代谢转化的报道较多。2.GC-MS法检测麻黄汤煎液、单味麻黄煎液、血浆和尿液中的麻黄生物碱,24min内NMP、NME、E、PE和ME达到良好分离,且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重现性好。3.麻黄汤煎液中NMP、NME、E、PE和ME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27μg·mL-1,9.83μg·mL-1,295.31μg·mL-1,79.26μg·mL-1,18.66μg·mL-1,平均含量分别为4.38mg,3.24mg,97.45mg,26.15mg,6.16mg;单味麻黄煎液中各碱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67μg·mL-1,11.96μg·mL-1,321.52μg·mL-1,87.99μg·mL-1,19.55μg·mL-1,平均含量分别为6.42mg,4.61mg,123.79mg,33.88mg,7.53mg。麻黄汤煎液中各碱的浓度及含量显著低于单味麻黄煎液中的各碱的浓度及含量(P<0.05)。4.人口服麻黄汤煎液2h后的血浆中存在E、PE和ME,其平均浓度分别为186.57ng·mL-1、32.45 ng·mL-1和22.62 ng·mL-1。未能检测到NMP和NME。人体口服麻黄汤后2h,血浆的移行成分有E、PE及ME。5.时间因素能显著影响麻黄生物碱的排泄(P<0.001)。E和PE在4-8h排泄最快,NMP、NME和ME在4-6h排泄最快;平均累积排泄量-时间曲线图反映出在服药后各时间段E排泄最快,ME排泄最慢。6.志愿者口服麻黄汤煎液24h后,尿液中NMP、NME、E、PE和ME的平均累积排泄量分别为5.20mg,9.46mg,68.39mg,23.73mg,2.35mg,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118.85%,291.97%,70.18%,90.75%,38.10%。其中NMP和NME的累积排泄量大于口服量(P<0.05),且两者的累积排泄率均大于1(P<0.05)。结论:1.麻黄汤煎液中含有NMP、NME、E、PE和ME五种麻黄生物碱,其含量及浓度均低于单味麻黄煎液,提示麻黄配伍桂枝、杏仁和甘草能降低麻黄生物碱的煎出量。在麻黄汤煎液和单味麻黄煎液中,麻黄生物碱以E含量最高,其次是PE,另外还含有少量的NMP、NME和ME。2.人口服麻黄汤煎液后2h,E、PE和ME已被吸收入血,然后一部分的E、PE和ME以原形代谢,一部分发生相互转化。结合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推测人口服麻黄汤后麻黄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行为,即E主要以原形代谢,小部分代谢为NME;PE主要以原形代谢,另有小部分转化为NMP;ME除一部分以原形代谢外,还有一部分代谢为E,然后转化为NME;NME和NMP主要以原形代谢。血清药理学的研究证实中药复方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因此E、PE和ME可能是麻黄汤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3.人口服麻黄汤煎液后,除小一部分的ME以原形排泄外,NMP、NME、E和PE则主要以原形排泄,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人口服麻黄汤煎液后4-6h,各麻黄生物碱通过尿液排泄的快慢依次为:E>PE>NME>NMP>ME。且在0-24h各时段,E排泄最快,ME排泄最慢。这一结果支持了麻黄汤发汗迅速、平喘持久的药理作用。4.本课题组分别建立了不经衍生化而直接用GC-MS法同时分离并测定麻黄汤煎液及单味麻黄煎液、口服麻黄汤煎液后血浆和尿液中麻黄生物碱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方便麻黄生物碱的临床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