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铝合金和镁合金作为轻质量金属材料,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双辊铸轧技术凭借其工艺简单、流程短、效率高等优点被大规模用于铝合金板坯的生产。但是,传统的对称式双辊铸轧工艺生产出的铝合金板坯晶粒尺寸较大,中心偏析严重,因而导致铸轧板的力学性能不佳。通过改变金属液的浇注方式,将金属液先浇注到一个轧辊上,经过单个轧辊的冷却作用后,随轧辊进入双辊轧制区,铸坯离开辊缝时受到轧制作用形成非对称铸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和镁合金作为轻质量金属材料,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双辊铸轧技术凭借其工艺简单、流程短、效率高等优点被大规模用于铝合金板坯的生产。但是,传统的对称式双辊铸轧工艺生产出的铝合金板坯晶粒尺寸较大,中心偏析严重,因而导致铸轧板的力学性能不佳。通过改变金属液的浇注方式,将金属液先浇注到一个轧辊上,经过单个轧辊的冷却作用后,随轧辊进入双辊轧制区,铸坯离开辊缝时受到轧制作用形成非对称铸轧。利用非对称铸轧技术可以改善铸轧坯晶粒粗大,中心偏析严重等缺点,但目前对这一铸轧方法的研究较少。镁合金因其质量轻、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优点而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然而,它的发展却受到了其室温成形性差,耐腐蚀性能弱,易氧化等缺点的限制。而铝合金室温塑性好和耐腐蚀性能杰出等优点恰好能够弥补镁合金性能上的不足之处,因此将铝合金和镁合金结合起来制备铝/镁复合板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ProCAST模拟了6061铝合金非对称铸轧过程中温度场、液穴和凝固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并依据模拟得到的结果选定合适的铸轧工艺参数指导进行非对称铸轧实验。除此之外,以非对称铸轧实验得到的6061铝合金板和AZ31挤压板为基板通过热轧复合实验成功制备出铝/镁复合板,并对复合板的组织、形貌、结合界面元素扩散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1)对铝合金非对称铸轧过程进行了热-流-组织耦合的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非对称铸轧改变了金属液的浇注方式,使得非对称铸轧区的温度场和液穴形状发生了改变,具有非对称性。具体表现为同一横截面,铸轧坯先、后分别与轧辊接触的两侧温度有较大的差别,液穴形状也表现为不对称的弧形。根据微观组织模拟结果,由于金属液的凝固过程改变,铸轧坯先接触轧辊的一侧(先凝固侧)表现为较大比例的柱状晶组织,而后接触轧辊的一侧(后凝固侧)表现为较多的等轴晶组织。(2)研究了铸轧工艺参数(浇注温度、铸轧速度)对铝合金非对称铸轧的温度场、凝固微观组织、柱状晶和等轴晶比例、晶粒度以及晶体取向角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690℃,铸轧速度为8m/min,以该参数进行铝合金的非对称铸轧实验,成功制备出厚度为2.25mm的铝合金铸轧板。实验得到的铝合金铸轧板的微观组织与模拟结果基本相符。(3)非对称铸轧实验得到的6061铝合金板先、后凝固侧组织有着较大的差别,不同凝固侧铝合金板与AZ31镁合金通过多道次热轧复合实验制备出的铝/镁复合板的组织与性能也不相同。先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的结合界面呈断续分布,存在大量的空洞、裂纹等缺陷,后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的结合界面较为平直,且结合紧密。先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的抗拉强度为218MPa,延伸率为13.7%,后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的抗拉强度为237MPa,延伸率为15.3%,后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先凝固侧铝/镁复合板。根据复合板结合界面处的元素扩散情况分析原因,由于先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结合界面处存在一个较宽的由脆硬性的金属间相Mg2Al3相和Mg17Al12相组成的扩散中间层,厚度约为25μm,这些脆硬相影响了复合板的变形能力,并且在拉伸过程中成为复合板发生断裂的源头;而后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结合界面处的扩散中间层较窄,厚度约为7μm,未形成脆硬性的金属中间相,所以后凝固侧铝/镁复合板的力学性能较好。(4)分析轧制温度对铝/镁复合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如下:总压下量不变时,取后凝固侧铝板与镁板结合。结果表明随着轧制温度提高,铝/镁复合板结合界面处的曲线形增大,缺陷增多,铝/镁复合板结合界面处扩散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除此之外,轧制温度提高会导致铝/镁复合板力学性能不断下降,轧制温度为350℃时,铝/镁复合板的抗拉强度为253MPa,延伸率为18.5%,轧制温度为400℃时,铝/镁复合板的抗拉强度为237MPa,延伸率为15.3%,轧制温度为450℃时,铝/镁复合板的抗拉强度为148MPa,延伸率为5.8%。原因是温度上升,原子扩散加剧形成了大量的脆硬性金属中间相,而且,铝合金和镁合金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在结合表面生成氧化膜阻碍了铝、镁的复合,从而影响了复合板的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智能汽车发展迅速,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ACC)作为智能辅助驾驶(ADAS)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驾驶安全性和改善乘员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主流的全速ACC系统受环境影响较大,对于不同路面条件适应性差,因此本文基于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对全速ACC系统开展研究。针对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本文首先基于合理假设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辆相关状态参数,提出了递推最小二乘法和路面相似度识别法。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各大高校及企业的关注,成为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因汽车换道引发的事故在总体交通事故中占比最高,所以研究智能汽车的主动换道系统至关重要。而换道决策和换道轨迹规划在智能汽车换道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换道决策模块接收感知模块传入的交通信息,合理的做出换道决策,规划模块接收到换道指令后进行换道轨迹的规划,为控制模块提供跟随轨迹
文章通过对M公司库存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M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存在库存周转率低和原材料占用库存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对M公司库存管理提出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运用JIT生产模式以及对采购模式进行改善,能够很大程度改善库存堆积问题,降低库存成本,使该公司得到更有利的发展。
镁合金作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最轻的金属材料,可以满足我们对轻量化的诸多要求。镁合金性能和加工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我国重大研究课题之一,降低镁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均匀的组织、改善第二相的形态与分布都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但像挤压、轧制和冲压等传统塑性加工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晶粒尺寸,但其减小晶粒尺寸的幅度有限,而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作为一种大塑性变形技术
SUS301L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已经广泛应用在轨道客车行业。目前,轨道车体的侧墙采用激光搭接焊的方式实现连接,在轨道辆车体侧墙等长大结构件生产过程中,由于装夹不严、钢板局部变形会使得上下两板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装配间隙。当两板间隙较大时焊缝金属填充间隙,焊缝表面出现塌陷,对焊缝的成形以及力学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焊缝缺陷产生机理及开发有效的缺陷修复工艺显得格外重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出行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不锈钢城轨客车以其绿色、轻量化以及耐腐蚀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电阻点焊是影响不锈钢车体制造质量的关键焊接工艺,不断提高、完善不锈钢电阻点焊质量监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锈钢轨道客车车体制造常用的SUS301L不锈钢材料,研究了其电阻点焊过程实时超声波检测信号的变化特征,实现了基于实时超声波信号的点焊过程可视化技术及基于M型显
蜂窝板是一种起源于天然蜂巢的仿生复合材料,在各种材质的蜂窝板中,铝合金蜂窝板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稳定性、防火性、隔音隔热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乘用车的吸能盒、轨道客车的舱壁和地板、船舶的内装和隔仓、建筑的吊顶和幕墙乃至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的机翼和卫星整流罩等。随着对蜂窝板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胶接工艺制造的铝蜂窝板由其胶黏剂带来的性能不足愈发凸显,使用焊接牢固的冶金结合代替胶接是一个可行
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石油能源的消耗以及温室效应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汽车轻量化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铝合金由于比强度高、塑性好、抗腐蚀性能好,在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起着广泛的作用,逐步取代传统钢制材料。然而铝合金在室温下成形性较差,难以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大大限制了其应用。铝合金温热成形技术作为目前铝合金板材加工的新技术应运而生。温热成形技术大大提高
目的:本人所在课题组的前期实验中发表了一种新的描述股骨髁矢状位形态的方法——椭圆法。当核磁扫描方向为轴位上平行通髁线、冠状位相切于股骨内外髁最远端软骨面时,每个矢状位扫描层面内股骨内外髁关节软骨面都可以分别被一椭圆完美拟合。相比于股骨髁双圆法和股骨后髁单圆法:椭圆法把复杂的股骨髁三维形态简单化;精确体现了股骨髁与股骨滑车的参数关系;揭示了股骨髁矢状位形态与胫骨平台后倾角间的关联。那么股骨髁椭圆中心
硒化铟(InSe)材料是一种新兴二维半导体材料,其具有二维材料中最高的载流子迁率之一、可广泛调节的带隙值、良好的延展性等优良性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光电子和柔性光电子学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InSe具有独特的光学各向异性性质,其带边的跃迁偶极为平面外取向,使得其对垂直于平面的入射光不敏感,降低了少层InSe的光学性能。为了改善InSe的光学性能,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在本论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