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空隐喻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热点,在探索空间与时间的映射关系、时间参照系统、心理时间线以及影响人们时间推理的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迄今为止,汉语母语者如何借助空间认知时间,仍然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汉语水平方向空间词“前/后”和垂直方向空间词“上/下”均可隐喻表示时间,先前研究更多关注水平方向的空间词“前/后”的时间隐喻,对垂直方向空间词“上/下”的时间隐喻研究较少。此外,既然“前/后”和“上/下”这两组不同方向的空间词均可表示时间,那么在表达时间概念时有何区别?不同空间方向但可以表达相同时间义的空间词即“上/前”和“下/后”在表达时间意义时又有何区别?之前的研究也并未给予足够的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借助语料库方法,从静态时空隐喻和动态时空隐喻两个视角,旨在考察:(1)汉语母语者如何借助静态空间词汇,如“前/后”和“上/下”来谈论时间位置。其中重点关注这两组不同方向的空间词在表达时间概念时的异同以及不同方向的空间词在表达相似时间概念时的异同,(2)汉语母语者如何借助动态空间词汇即空间运动动词来谈论事件和时间的移动。在静态时间隐喻方面,以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数据为基础,通过“上/下”、“前/后”两对空间词的时间隐喻在出现频率、时间域子类的分布以及两对空间词所在构式的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详细对比和比较了同一方向的空间词,即“上”和“下”、“前”和“后”以及不同方向但表达相似概念的空间词,即“上”和“前”、“下”和“后”在时间用法上的异同。语料库数据通过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的“当代”部分,随机提取“上”、“下”、“前”、“后”各500个检索项而建立。语料的提取考虑到不同体裁在语料库中所占的比例,涵盖了CCL语料库“现代汉语”中“当代”部分的每一种体裁,因此我们的最终分析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CCL语料库的“当代”部分。在动态时间隐喻方面,本研究采用重复嵌套语料库检索方法(nested search)。首先,借助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以“春节”、“圣诞节”、“黄昏”和“中午”四个时间词汇为检索词,检索得到含有时间意义的空间运动动词22个。然后,将该22个动词重新作为关键词,在语料库中检索其时间用法中所有与之搭配的名词657个,从中提取出现频数不少于2的87个名词,再次作为检索词,检索与之搭配的具有时间含义的空间运动动词。最后,共计提取到空间运动动词35个。该部分通过对35个空间运动动词的时间义和空间义的使用频率、可能出现的时间线以及移动者类型三个方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汉语中的动态时间隐喻现象。研究结果发现:(1)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时间隐喻用法的整体比较显示,水平方向的时间隐喻频率远远高于垂直方向。(2)在垂直方向上,“上”的时间域子类的频次分布高低依次为时间持续>过去>时间序列(较早),而“下”的时间域子类的频次分布高低依次为时间序列(较晚)>未来>现在。在指示性方面,如果只考虑“上”和“下”共有的时间域子类的话,那么“上”往往比“下”更具指示性。在水平方向上,“前”的时间域子类的频次分布高低依次为过去>时间序列(较早)>现在>将来;而“后”的时间域子类的频次分布高低依次为时间序列(较晚)>将来>现在。在指示性方面,如果仅仅考虑过去/未来和时间序列(较早/较晚)这两个共同的时间域子类的话,“前”比“后”指示性更强。如果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总体进行比较,则垂直方向的时间概念化更有可能具有指示性特征。(3)“上”和“前”在表达时间概念的时候,“上”的指示性更强,但“前”比“上”出现频次更高,语言结构更为多样化;“下”和“后”在表达时间概念的时候,“下”的指示性更强,但“后”的语言结构更为复杂和多样化。(4)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从较晚到较早的时间线谈论时间。此外,在从较早到较晚时间线中,不同移动者按照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人>时间>实体>事件。相比之下,在较晚到较早时间线中,移动者按照出现频次高低则分别为事件>时间>实体。此外,汉语中的动态时空隐喻表现为三种概念化模式,即时间在动、自我在动以及时间和自我沿着同一方向同时移动三种模式,其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时间在动>自我在动>时间和自我同时在动。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语言本身出发,自下而上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汉语时空隐喻的分类模式,该分类模式考虑到了以自我为参照背景和以时间为参照背景、动态时间和静态时间,指示性和非指示性以及相关时空隐喻的语言表征四个方面。此外,本研究表明,汉语母语者在时空认知中更倾向于表现出以时间为参照背景的视角。同时,在以自我为参照背景的认知模式中,不管自我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自我总是面向未来。本研究不仅探讨静态时空隐喻,而且同时关注动态时空隐喻,为研究空间在涉及运动时如何映射到时间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角度。此外,研究发现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