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2015年发布的《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中,明确显示了一个现状:中医“治未病”严重缺乏上工。到目前为止,各级医院组建“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时,依然存在不少仓促上马、带有一定迎合性的组建方式等问题,在“治未病”专业人才的整合上捉襟见肘。中医“治未病”专业人才的缺乏,归根结底在于“治未病”理论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战乱、迁徙等原因逐渐丧失模糊。本文通过论文整理、总结、归纳对道家思想及“治未病”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比较有助于完善“治未病”理论,填补“治未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丰富“治未病”的试验教学,增加“治未病”的实践方法,推动“治未病”科室的建立。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符合“健康中国2030”中说的‘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要求。“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与融合的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集中于儒释道三家学说,儒家以“仁”为核心,提倡礼乐教化;佛家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讲因果轮回;道家以“道”为核心,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比较三家学术思想的核心发现道家更为注重本我的修炼,其认为人生天地间,人人得一生,这就为其影响“治未病”的形成打下基础。研究道家思想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影响,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更好的完善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建设,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治未病”理论及道家思想的群众知晓率。方法本文通过用顺查法查询“治未病”及道家思想的相关文献,将搜集到的文献依据来源进行分类,对搜集的全部文献一一辨别其来源、真伪,以辨别其是否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去伪存真,再将剩余文献依据内容进行分类,接着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梳理,以此来比较道家思想对中医“治未病”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乃至对现代的影响。结果论述了道家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相关性,回答了道家思想在“治未病”理论从萌芽、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健康等对“治未病”的影响。结论道家思想在“治未病”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作用,解决了“治未病”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⑴为何要治未病?道家“贵人、防患”思想的提出为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个哲学基础。指出人的重要性,同时也告知防患的必要性。⑵如何治未病?通过“天人合一、守中节欲、阴阳五行”等三个方面总结了道家思想在具体“治未病”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受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影响,并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完善扩展,时至今日“治未病”已经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中医学科,其拥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丰富多样的临床治疗手段,已足以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