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语言”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现代逻辑学。1933年,Tarski为了解决“说谎者悖论”问题而提出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语言学界接受了这一区分,同时对“元语言”这一概念大致有两种方式的理解——一种是表述,一种是交际。根据前一种理解,元语言不直接表征世界,而是对表征世界的语言进行表征。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就成了研究对象,被称作“对象语言”,而用以描述“对象语言”的语言就称之为“元语言”。根据后一种理解,元语言被看作是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元语言功能被看作是语言的一种功能。迄今,学者们对元语言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从符号学、语义学、功能语言学等视角对语言系统进行整体研究。从社会及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元语言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社会地位、权势不平等及构建社会交际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社会背景下,元语言的使用有着其社会价值。因此,我们需要用批评的视角去分析元语言。在叙事小说中,作者常常应用人物话语的语码突出、人物言语行为过程描写、隐含作者的语言评判等元语言手段让故事显得更真实生动。本文结合批评话语分析及对话性理论,对叙述小说中含有元语言的显性对话及隐性对话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从而揭示元语言中所蕴含的不同权势关系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了元语言相关的概念、定义、分类,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并指出其不足,强调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来分析叙述小说中元语言的必要性。第三章“理论框架”概述批评话语分析及对话性理论,阐明将二者结合的合理性,进而提出将二者结合用以分析叙述小说中元语言的理论框架。第四章“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对话中元语言的批评话语分析”在第三章提出的理论框架下,对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的重要作品《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对话中的元语言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从而揭示小说人物之间、叙述者与人物之间、叙述者与隐含读者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权势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从批评话语分析和对话性理论视角对叙事小说中的元语言进行批评语篇分析。第五章总结全文,概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加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