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催化氧化深度脱硫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满足环保要求的清洁燃料是全球炼油行业发展的总趋势。研究和开发汽油深度脱硫技术,降低汽油的硫含量,已成为目前我国炼油行业的一项紧迫任务。由于氧化脱硫技术能将油品中硫化物以有机硫的形式脱除,并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工艺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被称为21世纪绿色柴油脱硫工艺,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 本文主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l2O3负载的杂多酸和过渡金属,对其进行高温焙烧处理,又得到Al2O3负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根据文献报道制备了针铁矿和纳米针铁矿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在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中的效率。将噻吩(IP),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分别溶于正辛烷制成模拟柴油,并研究了上述催化剂在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对模拟柴油氧化脱硫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负载的氧化钨和氧化钼催化剂对BT,DBT和噻吩的脱除都有很好的效果,而针铁矿只对噻吩的氧化脱硫具有较好的效果。建立了实验室可行的柴油深度氧化脱硫的操作方法与分析方法,评选了催化剂和萃取剂,优选了实验室操作条件,考察了各操作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噻吩在60℃下可以被完全氧化,DBT在60℃下可以被完全氧化,BT在65℃下可以被完全氧化。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环氧树脂的发展史,性能特点,主要应用领域及合成方法;还综述了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聚氨酯和纤维素等的分类,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纤维素改性聚氨酯的研究状况。研
聚乙二醇(PEG)作为可溶性载体既具有固相反应产物易分离纯化、载体可循环使用的特点,又具有经典液相的均相反应、反应进程可用常规分析方法检测、反应终产物容易解脱等优点,
单分散功能性高分子微球作为功能高分子材料有着许多优点,并在众多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进步,通过不同聚合方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微球已成为纳
茶叶被誉为“东方饮料的皇帝”,因其抗氧化作用以及独特的芳香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茶叶的质量和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药残留是茶叶基质中常见的一种有机污染物,例如茶叶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等,这些农药已经被证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均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限制茶叶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量(MRLs)。建立茶叶中多种农药
聚乙二醇(PEG)作为可溶性聚合物载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因其具有不溶性交联聚合物具有的易于分离和纯化、可循环使用的特点和经典液相的进行均相反应,反应进程可用常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