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与意义:自《黄帝内经》有正气论述始,经历代医家不断增补,逐渐形成了“正气”学说。在对其挖掘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气学说虽一直较有效地指导着医学实践,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某些方面仍未完善,其对临床的指导或医学现象的解释仍未进入到“更有效”阶段,存在丰富与充实的空间。尤其在疾病谱不断改变或增加的今天,医学现象的解释需要更丰满的理论,因此,策动中医正气学说的进步与升华实有必要。研究方法:在对正气学说古今文献疏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正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意义,详析其内蕴,在肯定其优势的同时,分析其未完善之处,提出充实、修正或完善的方法,并阐明理据。研究内容及结果:本研究首先对古文献中挖掘所得有关“正气”论述的资料,予以疏理、分项阐明了正气与真气、一身之气、营卫之气、宗气、脏腑经络之气以及与精、气、神等的关系。并对正气内涵的现代研究作了介绍。在文献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研究从正气概念入手,对现代教材、词典中的正气概念进行疏理及评述后,对其补充、修正为:正气是人体抗病祛邪,适应环境,自我监控、调和,康复自愈等作用及相应物质基础的总称。并给出了修正的理由。在正气学说的应用与意义方面,我们分别对正气的物质基础及功能,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邪正盛衰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正气与体质的关系、正气学说对疾病的防治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整理与论述。在对正气学说的疏理中,其中不乏值得充实与思考之处,以下是主要所得:我们对补充修正的正气概念中的功能及物质基础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并有发隐之处。过往的正气学说对正气一般只论强弱,少分性质,或仅粗分阴阳,以致在邪正相争演变的解释上显得简单、呆板。我们认为:在正邪相争的变化中,正气之虚,当与虚证一样而有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精虚之分,不同的正虚在与不同的邪气应答之中,其发病、类型、演变、转归大不相同。正气不虚者亦有其不虚的倾向,其与不同邪气的应答结果,道理亦同。再进一步,我们认为正气应分状态,此状态一是指状态的偏向,二是指反应状态(反应太过或不及),并从理论到例证作出论证。我们认为正气细分性质与状态的好处是对医学现象的解释更加细化与到位,对临床的指导性更强。而体质与正气关系一章,主要是借助体质学说的一些理念与内容细化正气分性质与状态的观念,使其解释更细致而贴近医学实践,体质与正气学说可各自独立存在,亦可相互佐证。我们在正邪相参而成立、正气与邪气可相互应答、相互参照、相互彰显方面亦作了有意思的讨论。正气虚易感邪或生邪而发病是容易理解的,然则正气不虚因邪盛或因地域性或正气状态与邪气“同气相求”亦会致病,则需较有深度的思考,文中也有作了较深入的阐发。我们希望本研究将为今后正气学说的提升提供启示,我们深信,正气学说在中医学体系中将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