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是许多海外受众了解、窥探中国丰富文化,真正体验中国文化内涵的一个窗口。如何将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好地带出国门,关切到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方针,关切到中国传统文化能否真正进入外国受众的认知视野中。从历史实践来看,京剧进行海外传播时,注重肢体表演元素的剧目在演出剧目中占到了较大比例。这对于语言不通的受众来说,为理解提供便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注重肢体艺术进行的传播,是从原始时代就开始出现并沿用的一种基本的传播,肢体语言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较为通用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成本低且易理解性大,在不同的文化群体内、有较大语言障碍的环境中运用较多。对于前人京剧海外传播成功案例梅兰芳访美演出等,学界对其海外演出构成的原因很少涉猎,然而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辩证法来看,这其中也隐藏着一种现象:海外受众对京剧的认知是否会产生注重肢体(做功)表演的印象?为了尝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笔者综合东方戏剧形式中的肢体表演元素、中国戏剧形式中肢体表演元素以及现当代中国京剧海外传播的实践与形式及当代外国文化艺术消费者对戏剧的认知与了解等,结合符号学,对肢体表演元素在京剧海外传播中的意义进行梳理与分析,并从戏剧符号学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为展现京剧真正“全貌”提供建议。本文正文由6部分构成,分别是绪论、东西方肢体表演元素发展简述、东方传统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表演元素简论、现当代京剧海外传播中的肢体元素、符号学视野下的肢体元素传播以及结语部分的肢体元素对当代京剧海外传播的启示构成。对于前三章节,笔者采取采用文献考古学的研究方式,对资料进行单一线性的研究方法;对于京剧注重肢体表演元素的相关海外实践的讨论,采用辩证法的思维,并结合调研项目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第四章节与符号学理论进行结合,力图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期望。本论文引用项目《北京市戏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及发展》中的部分数据资料,部分数据资料由问卷发放得来,发放方式采取线下(人工发放)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注重肢体传播元素的剧目在海外传播中为方便外国受众理解京剧、认识京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海外受众对京剧产生不全面认知的潜在风险。新的时代下,我们要有更新、更全面的海外传播思考,在保留肢体表演元素海外传播优势的基础上,也要照顾到京剧的全面性,结合京剧故事、取材、行当的多方面特点,将京剧的“真身”带给海外观众受众,帮助京剧在海外真正做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