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是中国油画的重要启蒙阶段,虽然只有短短38年,但艺术思想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美术学校与社团画会群雄并起,学术氛围浓厚。大批具有远见的画家以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底蕴为土壤,以西洋、东洋先进的知识为养料,为中国油画的传播与发展开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使“中西融和”的艺术思想悦然成风。虽然他们的探索最终被战争所打断,只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最短的一段,但它却绝不缺乏内容,反而让人记忆犹新。因此,探索中国油画的发展,势必要对民国时期油画的中西融合进行研究。但目前针对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艺术家与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却还不够系统与完善,大多还仅限于宏观的把握。因此,对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进行研究与梳理,并对其艺术特点进行经验总结是有必要的。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认识中国油画的发展规律与民族化的发展脉络,也利于中国油画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研究,期望能在理论上对民国时期油画的发展有更整体、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期望能对讨论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民族化”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油画的中西融合与民国时期油画创作的大环境为研究背景,采用多样化、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对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进行综合性与历时性的专题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图画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创作心理分析法,对民国时期油画创作的中西融合元素进行归纳与分析,对民国时期林风眠、王悦之、潘玉良等中西融合代表画家的画风成因、艺术思想、创作心理与绘画特征进行研究,力图得出民国时期油画中西融合的发展脉络与影响意义。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油画的中西融合与明清时期有着质的不同,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与同一性。其次,民国时期的油画家以中国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以传统艺术为创新点,以中国观众为受众以期油画的创新,其中西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其三,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的油画创作不是画家随机的独立实践,而是以中西方绘画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的群体性实践,不仅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中国画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最后,民国时期的融合精神还启示我们,艺术的创作不仅要注重形式与技法因素,更要注重民族的内在精神气质与中国艺术家情感价值的体现。因为,任何丧失民族精神和时代特性的艺术创新与中国化,都只能是无力的、丧失灵魂的,注定只能是一时之流行,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人类关心的热点,而对环境污染控制和净化的研究也已成为亟待全球科学家攻克的重要难题。光催化技术是一
<正>唱情与唱声,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在我国古代唱论中就将歌唱艺术的表现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乐记》中曾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太阳能具有储量丰富、洁净安全、经济环保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正>领导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刘邦、刘备、唐僧、宋江的共同特征是自身专业素质
期刊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有机物被投入到现代生产和生活中,造成水环境中出现大量有机物残留,这些有机物残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加剧。近年来,利用太阳能光降解
<正>近日,"第九届财新峰会:全球共探路"在北京举行。小红书合伙人曾秀莲也受邀参加。在专题讨论上,曾秀莲谈到新经济的下一步投资方向应当是年轻人。据悉,曾秀莲在会上表示,
两批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对大亚湾核电站环境监测的结果产生了15%的差异。本文实验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并验证这种差异是由于它们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和自身本底的
"三社联动"概念中所指主体应为哪些?角色如何定位?准确认知分外重要。但在理论与实务界缺乏统一意见,观点多元。基于深圳、保定社区治理改革实践对上述问题再认知:"三社"直接
当前,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性战略,而扶贫也一直贯穿于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之中,农村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农村社会工作将成为
经传统工艺处理后的饮用水中含有众多消毒副产物(DBPs),且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大量排放,新兴有机微污染物(OMPs)在地表水中被频繁检出,这些污染物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