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中医临床证候的分布规律及各证候的主次症,并分析各证候与相关临床检测指标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空军总医院中医科、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的T2DM患者23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史、主要临床表现、舌苔脉象、查体等信息。运用SPSS l9.0统计软件,对四诊信息进行频数统计,选择≥10%的54个症状做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T2DM的中医证候类型。由2名具有副高职称的临床专家,结合专业知识确定证候名称。对各证候的症状、体征、舌脉等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得到各症状对该证候的贡献度,以此判定各证候的主症与次症。根据聚类结果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对233例病例进行辨证,并分析各证候的分布情况。应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T2DM各证候与年龄、糖尿病病史、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之间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频次分析:T2DM患者频次≥10%的症状共有54个,其中频次在50%以上的有口渴喜饮(59.7%)、神疲乏力(59.2%)、肢体麻木(54.0%)、视物模糊(53.2%)、腰膝酸软(53.2%)、口干(52.4%)、畏寒肢冷(51.9%)、失眠(50.2%)。2.聚类分析结果:233例T2DM患者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后最终聚为5类,分别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夹痰湿证、阳虚血瘀证。3.主成分分析结果:(1)脾肾气虚证:主症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四肢乏力、腰膝酸软;次症心悸、胸闷、形体肥胖、头晕、头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脉细、脉弱。(2)肝肾阴虚证:主症目睛干涩、腰背疼痛;次症视物模糊、耳鸣、失眠多梦、夜尿频多、舌淡、脉沉。(3)阴虚热盛证:主症口渴喜饮、口干、口苦、小便频多、舌红、舌干、苔薄白;次症多食易饥、大便干燥、舌淡红、苔黄、脉弦。(4)气阴两虚夹痰湿证:主症五心烦热、盗汗、自汗、舌胖有齿痕、苔腻、脉滑;次症苔白、苔厚。(5)阳虚血瘀证:主症面色无华、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四肢疼痛、刺痛、口唇紫暗;次症肌肤甲错、大便不爽、舌紫暗、舌有瘀点。4. T2DM各证候分布情况:以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为依据,对233例患者进行辨证,结果显示脾肾气虚证患者最多共71例(30.5%),其次为阳虚血瘀证49例(21.0%),阴虚热盛证45例(19.3%),肝肾阴虚证38例(16.3%),气阴两虚夹痰湿证30例(12.9%)。5. T2DM各证候与检验指标的相关性:(1)T2DM各证候之间年龄、糖尿病病程、BMI的比较:各证候间年龄、糖尿病病程、BMI水平存在差异(p<0.05)。阴虚热盛证年龄明显低于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阳虚血瘀证,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血瘀证年龄高于气阴两虚夹痰湿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证糖尿病病程明显高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夹痰湿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痰湿证的BMI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T2DM各证候之间血糖指标的比较:各证候间的FPG、2hPG、HbAl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阳虚血瘀证FP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FP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血瘀证2hP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夹痰湿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2hPG水平高于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血瘀证HbAlc水平高于其他四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夹痰湿证HbAlc水平高于脾肾两虚证、肝肾两虚证,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T2DM各证候之间血脂指标的比较:各证候在TC、TG、HDL-C、LDL-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口渴喜饮、神疲乏力是T2DM最常见的症状,T2DM以虚证为主,常可见热盛、痰湿、血瘀等兼证;随着病程增加,并发症的增多,个体症状趋于复杂。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T2DM可分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夹痰湿证、阳虚血瘀证5个证候类型,其中脾肾气虚证居多。对各证候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主次症,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3.各证候在年龄、病史、BMI及血糖指标间存在差异。其中阴虚热盛证年龄较小、病程较短。阳虚血瘀证年龄较大,病程最长。气阴两虚夹痰湿证BMI偏高。阳虚血瘀证血糖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各证。血脂指标各证候间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