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与诗境:唐五代诗格中的“作用”论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格”,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法式”、“规则”作提示与规定的一类书。这类书在唐代大量产生,或是为了科举应试之需,或是为了给初学者提供作诗的具体技巧与规范,因而不免流于琐屑呆板,为历来的诗论家所轻视。但唐五代诗格是唐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诗学思想和理论价值不容忽视。“作用”是唐五代诗格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本是佛学常用语,皎然将之引入诗学,其含义指向带有主观能动色彩的艺术构思。因此,重视“作用”,是诗格类著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章主要阐释唐五代诗格中的“作用”说,明确整篇论文的理论依据。皎然的“作用”,说本身包含了“体用”论的思想。皎然云“虽有声律、不妨作用”,又云“真于性情,尚于作用”,明确指出近体诗对于声律、对仗的要求(包含“情”的要求)属于一般规范的“体”,而诗人在遵照这些基本规范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具体诗歌文本时便产生了主体的“用”。这种“用”有两个层面,其一是一般之“用”,其二是特殊之“用”。特殊之“用”就是皎然所谓的“作用”,其内容包括立意、选择物象、用事、比兴以及运句成篇(诗歌体势)等各个方面,贯穿诗歌创作的全过程,要求诗人在这些方面精心构思,力争第一义,最终指向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的创造。简言之,即“境思之用”。整个唐五代诗格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从重“诗体建构”(初唐)向重“境思之用”(盛、中、晚唐)转变的倾向。  第二章论述初唐诗格对于近体诗诗体规范的探讨。初唐诗格往往沿承六朝文笔二分、诗笔对举的做法,在文笔的具体创作手法中来探讨近体诗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一种文体区判(从文到诗)的过渡状态。具体来说,初唐诗格主要在声律与对属两个方面确立了近体诗诗体的规范。另外,初唐诗格还根据诗的一般特征对诗体进行了细分。  第三章主要阐释王昌龄《诗格》中的“诗思”说。“诗思”正是创作主体在一般规范(体)之下的“作用”。与殷璠论诗从重“声律”之体到重“风骨”、“兴象”之用相似,王昌龄论诗从重声律之体的建构转到了重“境思之用”。王昌龄首先提出“诗有三境”说与“诗有三思”说,总体来谈“诗思”与“诗境”的关系,物、情、意三境的获得正是诗人运思的结果。然后以“论文意”为中心,阐释了具体运思时的立意。他强调要“凝心用思”、“精炼意魄”,这是获得“诗”之“高格”的前提条件。最后,王昌龄以“十七势”为中心,阐释了诗思与诗歌体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主要阐释皎然《诗式》《诗议》当中的“作用”说。皎然继承王昌龄的“诗思”说,明确提出“作用”说,进一步论述了“作用”与“取境”的关系。皎然“真于性情,尚于作用”、“虽有声律,不妨作用”,指出诗人应该在“体”的规范之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作用”则指向诗境的创造,贯穿于诗境创作的全过程,包括创作主体对“意”的重视,对物象的选取,对势的追求。皎然论诗,还特别强调“作用”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将真于性情、发言自高的“自然”与“作用”之后不露苦思痕迹的“自然”统一起来。  第五章简单阐释晚唐五代诗格中的“作用”说。其要点有二,一是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二是论“苦思磨炼,运句成篇”。这一时期的“作用”说是对盛中唐“作用”说的一个极端发展,更加细致化、琐碎化和固定化,但仍关涉着诗境的形成。
其他文献
一、项目革新概述rn1、革新内容rnWSM993T45远程智能检测叉装车不仅装载了一套车载智能信息终端装置,而且具备了原有的叉装车先进结构与工艺技术,通过消化吸收、技术创新,实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用淄川地区的方言创作的兼有戏剧体与说唱体形式的通俗文学作品。聊斋俚曲自发现之日起,学者们就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发表了众多的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
船山诗论中,诗歌被视为一个圆满和谐的有机整体。这一诗歌有机整体观,根源于中国深厚的诗论传统,而在集大成性的船山诗学中,又得到进一步深化。  船山诗歌整体观有深厚的哲学基
成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及日常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成语数量繁多,内容丰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留学生对商务汉语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以表“贫/
阐述了AS31耐热镁合金的新型生产工艺及其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该工艺可解决高温合金元素Si加入不易的难题,使AS31耐热镁合金组织成分均匀、耐热性能良好,并有效降低杂质含量,
雅乐歌辞是乐府诗歌中较受现代研究者轻视的一部分诗歌,然而在写作当时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上古以来,雅乐歌辞是对周代礼乐的一种直接的继承和模仿,其崇高地位随着时代的变
莆仙方言口语词“无”具备充当连词的独特用法。连词“无”常用以衔接两个句法成分,其中前项成分在特定语境中可以隐现。在句法位置上,它总置于其所连接的后项成分头上,属于
本论文将以《诗经·国风》中的复音词语为基础,根据具体语境和文例确定其意义和用法,逐一与《汉语大词典》进行对比检验,力图展现《大词典》对具体文献词语处理情况的基本面貌,尽
文学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的微妙关系,文学的音乐性也越来越引起关注。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于中国现代散文音乐性的关注并不充分。在中国现代散
“符号矩阵”是格雷马斯结构主义符号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卡勒、詹姆逊等人对格雷马斯的方法和成就曾有过出色的分析和运用,在国内,王一川、罗钢、吴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