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肾癌是最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其中80%为肾透明细胞癌。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起病初期无典型症状,早期诊断相对困难。且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约50%的病人就诊时已处晚期,35%的病人已合并远处转移,故手术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价格昂贵,治疗效果有限等不利因素。蛋白酶Nexin-1(protease nexin-1,PN-1),属Serpin类超家族,又名serpin E2。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onard等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主要存在于组织及血小板中。PN-1不仅在组织发育,而且在出血和凝血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PN-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组织中。恶性肿瘤的转移、侵袭涉及因素众多,相关过程复杂。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N-1可借助多种蛋白酶、细胞外信号激酶信号通路为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增生、分化和凋亡过程。同时,PN-1可通过与蛋白聚糖介导内化的配伍作用,促使ERK信号通路被激活,进而调节整合素,加速细胞间的扩散速度,使其直接参与血管新生及肿瘤生长的全过程。在关于口腔扁平细胞鳞状细胞癌以及睾丸癌的研究中,对于并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PN-1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提示PN-1可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然而PN-1与肾透明细胞癌脉管生成的关系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选取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以及50例切缘正常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N-1、CD34和LYVE-1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以及50例切缘正常肾组织中PN-1m RNA的表达,探讨蛋白酶PN-1与肾透明细胞癌脉管生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50例切缘正常肾组织中蛋白酶PN-1蛋白表达。探讨PN-1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的关系。2.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50例切缘正常肾组织中蛋白酶PN-1m RNA表达。探讨PN-1m RNA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的关系。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50例切缘正常肾组织中CD34表达并计算MVD值;探讨PN-1蛋白及m RNA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关系。4.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50例切缘正常肾组织中LYVE-l表达并计算LMVD值;探讨PN-1蛋白及m RNA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5.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计量资料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t-test)或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N-1的蛋白阳性表达率70.00%(35/50)较正常肾组织14.00%(7/50)升高,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N-1阳性表达率与TMN分期,肿瘤的远处转移相关,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蛋白酶PN-1阳性表达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N-1 m RNA的阳性表达率60.00%(30/50)较正常肾组织16.00%(8/50)升高,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N-1m 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远处转移,TMN分期相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蛋白酶PN-1m RNA阳性表达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肾透明细胞癌组以CD34标记的MVD值为29.21±5.78,而正常肾组织组MVD值为16.58±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果与PN-1及其m RNA阳性呈正相关,P<0.05。4.肾透明细胞癌组以LYVE-1标记LMVD值为18.13±1.37,而正常肾组织组LMVD值为10.09±1.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结果与PN-1及其m RNA阳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1.蛋白酶PN-1的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蛋白酶PN-1的高表达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脉管生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