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创作,对其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创作的前期奠基角度出发,以三部革命历史题材的舞剧及舞蹈诗剧的创作发展为实例,分析其编创背景、特点、手法等,进而对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语言的风格建构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重点对上海歌舞团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脉络进行梳理,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所创作的海派舞剧以及近期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研讨会中于平教授所提出的舞剧创作“新海派”理念结合分析,并由这一概念引领,得出“新海派舞剧”是针对“海派舞剧”而言,且仅指舞剧的新海派特征这一结论。通过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中对上海地区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历史沿革进行研究,从而引申出对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新海派”风格的奠基。第二章主要对上海歌舞团所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三大优秀代表作品《闪闪的红星》、《天边的红云》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的历史演变进行探析,并从这三部作品中分别提炼出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在上海歌舞团起步、发展与突破的显性特征,探索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理念的内在逻辑,总结出上海歌舞团不同时期所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剧中所蕴含的发展特点,从实现舞剧语言表达的角度,揭示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审美追求;第三章总结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结构与语言的建构,以舞剧结构、语言形态、舞剧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来论述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创作,探索其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理念的内在逻辑;第四章主要分析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戏剧构作的本土化处理,从戏剧构作人、运营管理模式、编创机制三个方面更深入地了解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具体指向及“当代性”的艺术特征,从而探讨当代中国舞剧创作特征。最终,由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的发展演变,总结出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新海派舞剧”创作风格的建构。“新海派舞剧”创作风格的建构,离不开以人民为导向的创作理念,而上海歌舞团的创作之路,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坚持民族艺术的风骨。“新海派舞剧”创作风格利用创新视角唤起内在能量,分析得出上海歌舞团在舞蹈艺术的“新海派”创作风格的建构角度——由“旧”到“新”的艺术与审美风格。“新海派舞剧”创作风格始终以多元的“新”视角来研究上海歌舞团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创作,其聚焦点在于“新海派舞剧”的开放性、创新性、扬弃性和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