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提出了“儿童本位”思想,儿童个体地位和价值得到关注。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以及外国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影响,作家们面对流浪儿童数量剧增的群体事件于第一时间通过作品做出反映,形成了抗战时期“流浪儿童”文学。作品一方面表达了对流浪儿童的同情与爱,另一方面则通过作品中流浪儿童的流浪成长经历带给处于危难时刻的中华民族以希望并指引方向,汇聚救亡图存的力量。革命性、爱国性成为抗战“流浪儿童”文学的突出特征。抗战时期“流浪儿童”文学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流浪儿童的命运轨迹。在出走动机上可分为基于生存的被迫流浪与追寻自我的主动流浪两种;不同的动机与遭遇带给流浪儿童各异的身心变化:他们在战争灾难中成长为“觉醒者”、或不堪压力而精神错乱成为迷失自我的“失心者”,以及抛弃良知换取名利走向歧途的“迷途者”。因此,流浪儿童的“归宿”或以身体的毁灭而终结,或在精神的升华中得以“重生”——投身于民族国家的抗争之中,踏上革命之路。否则,流浪儿童将会与国家民族大义相背驰,而走向自我灵魂的堕落。作家们关注儿童,更以儿童为国之未来而将爱国情怀、抗战精神置于“童心”之中,借流浪儿童之身寄予政治之思,流浪儿童的最终归宿成为国家民族生存的寓言。与流浪儿童“童心”与“爱国心”相交融的主题相呼应,“流浪儿童”文学在艺术特征上以现实主义原则为主,并辅以各文体的特殊表现形式。抗战时期“流浪儿童”文学体裁范围包括小说、童话、儿童剧、连环画等多种样式。小说、童话内聚焦视角触及流浪儿童内心世界、象征手法使流浪儿童形象具有现实意义,冒险经历更揭露社会黑暗、缀段式的叙事结构展现流浪儿童经历,典型环境的逼真呈现更反映了流浪儿童生活的不易。通过原初家庭教育对流浪儿童产生的影响、乡村流浪儿童与城市流浪儿童性格差异、成人化衣物穿着导致流浪儿童个体身份缺失、流浪儿童成人化语言和行为来丰富人物形象。儿童剧则通过集中的戏剧性冲突揭示具有典型人物性格。连环画代表《三毛流浪记》通过图画形式对细致面部神态的刻画突显人物内心世界、生动的外部形态描绘打造人物视觉感以及情节反转丰富人物性格等特点。抗战时期“流浪儿童”文学通过儿童视角反映时代现状,审视战争危害,以流浪儿童形象的塑造来揭露社会黑暗。但文学功利化的诉求模糊了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为人生”倾向的偏差,“儿童本位”意识的弱化与成人化倾向使得流浪儿童个人意识的觉醒顺应国情而生,革命路道、奉献牺牲成为终极目标。在与同时期中外“流浪儿童”文学的对比分析中尤能显出中国抗战时期“流浪儿童”文学的此特征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