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通过要素投入获得产量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同时水稻生产面临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挑战,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着力研究我国水稻生产的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模式。本文使用我国水稻生产的成本收益等相关数据对我国水稻生产的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水稻自1978年以来的空间布局变迁,并分析了1997-2014年水稻生产的单要素生产率,然后基于DEA以及DEA-Malmquist指数分析了1997-2014年水稻我国的生产效率,并基于DEA-Tobit两步法分析了我国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用E-S模型分阶段、分地区分析了我国水稻主产区的1997-2014年的技术进步模式,得出的结论如下: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稻的空间布局变迁总体呈现由南向北的趋势,传统的南方稻作区则逐渐向中部聚拢,东北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均高于其他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我国除南方传统稻作区之外的水稻主产区。2.DEA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4年东北平原水稻生产效率最高,长江流域次之,东南沿海最低;DEA-Malmqusit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平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1%,长江流域年均增长0.5%,东南沿海年均增长0.4%。东北平原地区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长江流域地区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东南沿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相互抵消之后最终决定。通过DEA-Tobit两步法对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收入依赖程度、市场化水平对水稻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础教育水平有方向性的正向影响,自然灾害有方向性的负向影响。3.技术进步模式分析结果显示,1997-2014年期间我国水稻生产的技术进步模式是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为辅的“双轨制”模式,三大主产区之间的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械投入的产出弹性长江流域最高,东北平原次之,东南沿海最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东北平原最高,东南沿海次之,长江流域最低;东北平原的生物化学投入产出弹性高于东南沿海地区,生物化学投入对土地的替代能力也高于东南沿海地区。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水稻生产效率整体提升的政策建议:东北平原产区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东南沿海产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有选择的扶持部分水稻生产优势明显、农民种稻积极性较高的县;对长江中游地区国家支持水稻生产的各项政策要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长江流域的上游地区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水稻主产区来说,加快市场化进程,建立合理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业补贴政策,提高水稻生产的积极性;加快提高水稻生产的科技水平;减少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造成的稻米产量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