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溶酶体和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诱导分化PC12细胞作为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载体,分别及联合应用溶酶体抑制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E64 (Trans-Epoxysuccinyl -L-leucylam)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PC12细胞内硫黄素S、α-synuclein蛋白阳性聚集包涵体的形成;Hoechst33258观察α-synuclein蛋白、硫黄素S双标阳性细胞的凋亡。结果应用上述抑制剂后细胞活性下降(呈浓度依赖性)而细胞凋亡率上升;药物处理后出现α-synuclein蛋白聚集和包涵体形成的PC12细胞百分比为: E64组7.94±0.97%,lactacystin组20.33±2.4%,合用组36.77±3.5%,与对照组及各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α-synuclein蛋白阳性包涵体细胞存在明显凋亡(17.29±1.54%)。结论溶酶体和蛋白酶体功能障碍通过诱导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内α-synuclein蛋白异常聚集可能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α-synuclein蛋白细胞内溶酶体途径降解方式及其聚集机制。方法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PC12细胞作为研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载体,应用鱼藤酮处理PC12细胞建立α-synuclein蛋白细胞模型。用LAMP2抗体标记溶酶体膜,用免疫荧光双标明确α-synuclein蛋白和LAMP2之间的共定位。使用溶酶体途径降解抑制剂E64 ,3-MA,BafA1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12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PC12细胞内硫黄素S、α-synuclein蛋白阳性聚集包涵体形成情况。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α-synuclein蛋白在溶酶体中出现,用E64处理鱼藤酮预处理过的PC12细胞后α-synuclein蛋白聚集且较多包涵体形成15.36±0.85%,与对照组、3-MA组和BafA1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BafA1处理鱼藤酮预处理过的PC12细胞后α-synuclein蛋白聚集较少且仅有少量包涵体形成(7.65±0.46%、8.72±0.39%),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酶体分子伴侣介导自噬途径可能在α-synuclein蛋白降解、聚集和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