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增多,京津冀的空气质量尤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的一大特征是存在地区间的相互传输、相互影响。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区域间传输对北京雾霾的分担率为28%~36%,在一些特定气象条件下的空气重污染过程中,通过周边区域传输进京的PM2.5甚至会占到总量的50%以上。由此可见,大气污染属于区域性公共问题,其危害超越了区域内任何单一的政府组织及部门的管辖权,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复杂的区域问题。解决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不能依赖一城一地,必须实行跨区域的协调治理,完善政府间的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文章在内容上首先对国内外跨域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公共治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三条跨域协作治理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认为公共主体应当承认各地方政府的利益,通过公共权力的行使对公共利益进行平衡,发挥组织能动性,重构组织间的协作关系,有效处理公共事务。在第四章分析说明当前该地区存在的协作治理的现实困境,重点指出协作中存在的公共价值多极化、参与主体缺失等制度缺陷。在第五章对比介绍了美国、日本两国的治理过程及政府间协作的经验,最后提出三点完善协作治理制度的对策,在具体治理上要创新政策分析工具,从认知、资源和规则等多个维度剖析当前治理协调的困境;完善合作的考核与问责机制,增强政府间协作的制度约束;通过多元行动主体整合信息资源、信任资源和技术资源,强化协同共治的认知,培养合作型信任,最终将跨域政府协作落实到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