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区划作为区域和城市治理的空间组织基础,与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行政区划在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特殊。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行政区划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更加突显,更需要推进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 本论文按照“问题提出——研究综述——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结论展望”的路线进行。首先,分析行政区划演化的动力因素和过程,建立行政区划演化的宏观机理和微观机理模型,探讨行政区划调整的博弈过程;然后,总结行政区划调整的效应及其影响城市发展的路径机制,并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定量考察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后,总结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发展的历程、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并与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变革进行比较,提出新时期中国城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研究认为:①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其特有的动力机制。宏观上,是在政治、经济、自然、历史等传统影响因素和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分权化等新影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通过政区职能和空间格局演化的结果;微观上,是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个主体互相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政治经济宏观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全球化、城镇化等新驱动因素的影响,更加重视企业和居民主体的力量与需求。②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多政府博弈的过程,在不同情况下地方政府将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因此,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③行政区划与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在区域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和城市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县改区的计量分析表明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中国城市行政区划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局限性。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进行了大幅度的行政区划调整,体现出由城乡合治到分治再到合治的趋势、城市行政等级趋同、城市治理注重自治和市场的作用、组建大都市区协调机构解决区域问题等共同特征。⑤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必须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以行政区划建制和层级结构转型为主线,逐步健全和完善建置规范、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城市行政区划体系。当前的重点是引导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健康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功能和发展潜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以都市区为重点进行行政区划体制创新。⑥新时期要有序系统地推进中国城市行政区划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因地制宜增设市镇建制,调整优化大中城市行政区划结构,探索建立省直接管理县(市)的行政区划框架结构,完善城市型政区设置标准和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展行政区划设置,加强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统筹规划,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型、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