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制度,奴隶制已随着1863年林肯总统《解放黑奴宣言》的发表而正式消亡,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奴隶制话语却顽强地生存于后奴隶制时代。在奴隶制度下所经历的鞭打、性侵害、射杀等种种非人待遇,给黑人的肉体上和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更为残酷的是,这种创伤又进一步“内化”为黑人思想意识中无法根除的一部分,使他们在精神上继续遭受被奴隶制及其残余“后殖民”的困境。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所描写的“塞斯杀婴”正是由这一困境所导致的一场人间悲剧。
本论文试图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塞斯杀婴”展开详细研究和论述。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引言、
第一、二、三章和结语。引言部分简要交待作家和作品的相关情况及当今评论界对其的研究成果,并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阐述奴隶制及其残余对黑人-包括个体和群体一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近乎毁灭性的残害,而这种残害又进一步在黑人的思想意识深处得到了“内化”。因此,即使已经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人身自由,他们也依然无法摆脱奴隶制及其残余的精神奴役和控制。
第二章论述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塞斯杀婴”的深层次原因:奴隶制及其残余对黑人个体及群体的“后殖民”最终导致了“塞斯杀婴”的悲剧,以“宠儿”为代表的黑人个体仍然是后殖民主义最终的牺牲品。
第三章论述“塞斯杀婴”的启示性意义:只有塞斯所代表的黑人个体及其社区乃至整个黑人群体直面过去,紧密团结,坚持不懈地为争取自己真正的独立而斗争,他们才能够最终“去殖民化”,彻底摆脱被奴隶制话语“后殖民”的命运。结论部分对“塞斯杀婴”做总结性分析:塞斯和她的社区驱走了宠儿,摆脱了“杀婴”的阴影,他们也必将最终摆脱“后殖民主义”的统治,赢得自己真正的独立和自由,尽管这条自由之路依然遥远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