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中的货币需求与M2/GDP的变动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2/GDP比例的不断走高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有经济现象。为了能够对这种经济现象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利用弗里德曼所提供的货币理论分析框架以及麦金农的理论研究方法,将经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投机引入货币需求函数,由此形成了一个有助于更加全面解释不发达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和麦金农的宏观经济模型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引入了一个投机市场,它的存在虽然没有改变麦金农关于实际货币余额提高将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基本观点,却使其有关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失效。为了在新模型下找到不发达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那就是政府需要对投机市场进行干预。有趣的是,这一政策安排会产生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主张相同的结果,那就是M2/GDP的上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M2/GDP增长的命题,认为在投机存在的情况下,M2/GDP的增长是政府与投机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如同麦金农在提出了自己的宏观模型之后转入关于金融深化的政策讨论一样,我们在新模型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将着眼点集中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项极具特色的体制安排——价格双轨制上。为此,我们分两个时期对价格双轨制中的投机行为以及政府对其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中国M2/GDP的变动导源于价格双轨制这一制度安排下的投机与控制,即认为:一方面,价格双轨制的实施人为创造了一个投机市场,为投机者源源不断地创造盈利空间,使得整个社会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动机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又出于对双轨制的保护而采取了各种干预措施影响投机的风险和难度,使得投机者不得不增加货币的持有量。这样一来,虽然传统市场的资金会由于投机机会的存在而转入投机市场,但是它只是更多地推动了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加,而没有伴随投机品价格的相应上升。也就是说,用以满足投机性货币需求的货币供给,仅仅作为持币待购的投机资金存在,它既不会带来产出的增加,也没有引起任何的物价变动,因此从指标上来看,货币供应量与名义产出之间发生了脱节,从而出现了M2/GDP比例的提升。据此我们得出结论:在中国, M2/GDP比例的上升是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在货币金融领域的一种写照,它在未来的走势如何,将要取决于中国政府是否会在接下来的市场化改革中继续使用价格双轨制的改革逻辑。而对于货币当局来说,根据M2/GDP比例的不同走势制定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关于牛李党争,近世硕儒沈曾植先生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唐时牛李两党以科第分,牛党重科第,李党重门第。”此论影响颇大,后世中外治唐史者多承其说,总是把牛李党争与进士科纠
由于英语的负迁移、汉语语素知识的混淆、迂回表达、文化习惯的影响等原因,造成泰国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与使用中产生种种偏误,文章在对大量文本的分析和归纳基础上,对此现象
语言兼有工具和文化两大职能,工具职能用于日常交际和思维,文化职能用于传承文化和构建身份认同。语言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行政行为,在致力于改善语言工具职能的同时也改善语言的文化职能,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更有很多国家将语言政策纳入到国家法律体系中,通过语言立法给予语言政策以法律保障。中韩两国在本世纪初都颁布了本国首部语言专门法,并不断致力于完善本国语言政策。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韩国《国语基本法》及其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概念模型,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信任的影响机制。应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量表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讨论精神病患者性防卫能力司法鉴定中的几个问题。
文化景观一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已普遍应用。它是人类在地表活动的产物,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
李德裕虽出身门荫,但其主政时并非刻意排斥进士,更多的是对进士科的积弊进行整肃,从而规范其作为仕途经济的功效。而其政敌实际上却大有助长积弊之嫌。因此,将进士科作为泾渭党争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出色的演唱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相结合的表演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演唱技巧的学习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