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中国出现。短短三十年时间,迅速蔓延的艾滋病疫情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媒体面对日益严重的艾滋病议题,其报道经历了初始的冷漠期、科学但并不理性时期,以及正视现状,与政策相结合,积极宣传三个时期。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主要采用了防治框架、政治框架和社会框架三种框架来建构艾滋病议题。微博平台出现后,媒体使用哪种框架来建构艾滋病议题;在微博评论中,公众又以怎样的框架呈现出他们的艾滋病议题建构;在“意见的自由市场”中,针对艾滋病这一议题的讨论有没有呈现出舆论的非理性状态,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旨在从健康传播视角下,以新浪微博“@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抓取其评论作为研究样本,在议程设置理论和框架理论的背景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12年至2015年四年时间里“@人民日报”在“世界艾滋病日”发布的原创微博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展现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艾滋病议题建构特点;对原创微博评论中的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于评论内容的分析从以下六个角度展开:微博主体、微博类型、议题属性、语言表达方式、评论对象和微博情绪,以期呈现微博平台中公众议题建构特点。研究发现,健康传播视角下,公众在“意见的自由市场”中针对艾滋病这一议题的讨论并未呈现出舆论的非理性状态,同时“@人民日报”的议题建构以健康框架的视角呈现;公众在微博评论中所建构的议题包含健康框架下的内容讨论,又建构出自己的态度框架。在微博类型中,本研究将微博评论分为原始评论、回复别人评论和转述他人评论三种类型,部分非理性表达在别人回复的评论中消解了,但仍有一些微博原始评论呈现出强烈的不满状态,展现出鄙视、质疑等情绪。“@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官方代表在微博平台上需要利用微博传播特性,以受众反馈出的信息为导向,针对艾滋病议题,进行舆论的引导与健康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