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意义:通过对不同类型前置胎盘(PP)病例研究分析,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导致妊娠结局的特点,以达到了解前置胎盘发生且及时正确处理前置胎盘病例,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及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目的。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前置胎盘且最终于该院分娩病例96例。将其临床研究资料根据妊娠相关的不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上诊断胎盘与子宫位置的方法有超声检查(TBS/TVS)、产后胎盘检查、术中探查。根据以上标准将本研究病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三组。病例相关资料研究重点主要在产科临床特点、产妇妊娠特点及妊娠结局、围产儿出生情况三方面。并对三种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病例、失血量、输血量进行分析比较。本研究部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本研究中前置胎盘患者96例,发病率为1.08%(96/8876)。前置胎盘病例均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并最终产后及术中确诊的产妇。平均孕妇年龄30.26岁,孕次4.14次,产次1.5次,孕龄34.36周。三种类型前置胎盘中,完全性PP共50例(52.08%,50/96),部分性PP共14例(14.58%,14/96),边缘性PP共32例(33.33%,32/96)。妊娠结局中剖宫产分娩共88例(91.7%,88/96),会阴侧切及产钳助产分娩8例(8.33%,8/96),有剖宫产史病例有56例(58.3%,56/96)。双胎妊娠并剖宫产分娩3例。既往有流产史病例患者40例(41.67%,40/96)。2.通过对产科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完全性PP病例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前次剖宫产史数均高于其他两组,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种类型前置胎盘分别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PA)、凶险性PP、产后输血、早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特别将三种前置胎盘产后血量特点(分娩产后24小时出血量-500m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完全性PP,在PA、凶险性PP产后出血病例数、失血量、输血病例数均明显高于边缘性PP及部分性PP组。4.对三种前置胎盘围产儿妊娠结局状况比较,发现完全性PP孕龄小于37周病例在新生儿窒息死亡、早产儿转儿科、Apgar评分均高于边缘性PP与部分性PP,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结论:1.孕妇年龄、既往剖宫产和流产史与前置胎盘的发病密切相关。减少剖宫产及流产率且正确处理前置胎盘可有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2.前置胎盘类型影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完全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的一个高危亚组,母儿预后较差,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应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并做好充分准备,以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