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战略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消费市场在改革开放以后,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9%以上,呈现出惊人的变化,通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贸易博览会,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地位将会不断的提升。作为韩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几年中,也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和逐步提高的国际地位。 基于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地理上的邻近性两个重要因素,世界外国企业的进入聚焦于中国。与此同时,针对低工资水平和广阔的中国市场,韩国企业也开始关心海外投资,进而在韩中正式建交以后,强烈的刺激了在中国的市场投资。韩国企业对中国的市场投资虽然呈现急速的增加趋势,但大多由于各种各样的自身和外界因素,现在都面临着困境,撤离或者清算的状态,令人叹息。 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市场投资时进入的现状和类型,以韩中建交以后进入到中国的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中心,比较分析其成功和失败要因,总结出韩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投资需要的直接战略。 基于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案例的分析而得出的结果表明:事前调查和信息收集,经销市场和生产基地的选择,投资方式和伙伴的选定,中国当地员工的招收和培训以及有效的劳务管理等方面,成为投资上必须关注的问题。可提示韩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战略如下: 第一、要吸取先入企业经验,发挥后进入企业的优势。首先,做为免费搭车者,要通过彻底的分析先进入企业在当地的事前调查和他们的成功案例,然后,积极地利用后进入企业的优势。 第二、要推进进入行业的多样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由于一方面中国不再是低价要素市场,另一方面韩国中小企业的制造业投资数占70%以上。所以,要推进除制造业以外的进入行业多样化的同时,还要拥有中国企业不能模仿的、自身独特而有竞争力的高附加价值产品以应对竞争。 第三、需要有效的劳务管理战略。为了降低中国雇员的高离职率和提高雇员业务能力,通过升职和奖励制度,采取鼓励的方式,建立系统的教育制度和透明而公正的人事制度。 第四、要形成并建立管理“关系”。首先,自身要拥有企业活动的核心力量,通过足够的理解和关心,建立关系;其次,建立在进入到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力体制,最后,要与竞争者建立在良性竞争的同时建立协助性的“关系”。 中小企业,在韩国,由于激烈的劳资纠纷、高工资和人力不足等恶劣的企业环境因素,许多企业都处于疲倦的状态,所以,韩国投资商为了取得更大的经营成果,把希望寄托在了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即便如此,仍要切记,没有正确调查的盲目投资,只会加重失败,一定要建立和推行正确的投资战略。
其他文献
避税地由来已久,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时期。但在很长时期内避税地并没有被世界各国所关注,甚至还受到过教会的保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国际贸易交往频繁,跨国公
目的了解镇宁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依据《2011年贵州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采样检测,对结果进行分
淮海经济区1986年3月在江苏省徐州市成立,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14个地、市组成。15年之后,进一步发展到20个地级市,面积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虽然淮海经济区地理位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的支出已经远远超过了其税收。同时,我国《预算法》已有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通过城投类公司平台进行融资成为了制度约束下的大多数政府的选择,城投类企业债券应运而生。近些年来,城投类企业债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债券的重要投资品种,其发行量占据着企业债券发行总量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