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不仅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而且阻碍自己和同学的正常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消极影响。通过查找文献知道,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因此,探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提高小学生课堂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建议,能够有助于优化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认知行为干预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重庆市S区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46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两个维度)和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并采用观察法,随机观察两所小学的6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10种目标课堂问题行为为观察对象进行了课堂观察与记录;辅之以访谈法,从班级纪律情况、班级课堂问题行为具体表现及师生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的认识等方面,对6名教师和20位小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提高中高段小学生课堂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对策。从调查结果来看: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以内向性问题行为为主;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多于女生,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率高于中段小学生;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随课程性质和授课教师的不同而不同;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学生自身因素为主;中高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中段小学生受影响程度高于高年级小学生。根据对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本文从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学生方面:中高段小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消极心理的影响;教师方面:教师课堂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缺乏系统的课堂管理策略,教学水平亟待提升,师生交流较少,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环境方面:家庭教养观念存在偏差,家校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沟通以及课堂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最后,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高段小学生课堂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学生方面:加强课堂规范的学习与反思,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对自身课堂行为的关注,不断自我激励,注重自我课堂情绪管理,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教师方面:转变课堂管理观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应以身作则,激励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学校方面:学校应优化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自发改进,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家庭方面:树立家校共育的观念,正确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