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灾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其影响面积、出现频次、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在各类气候灾害中占居第一位。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生产条件恶劣,生产水平较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人口急剧增加,对水资源的要求日益上升,使旱灾危害更加严重。同时干旱的频繁发生加剧了内蒙古土地沙化,草场退化,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综合分析内蒙古旱灾系统,探索和掌握其空间分布特征、致灾作用规律,对抗旱减灾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对实现内蒙古旱灾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奠定基础,对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根据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从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灾害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图件、1987~2006年内蒙古118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2009年内蒙古统计年鉴社会经济数据和1978~2007年内蒙古分旗县灾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叠加分析法等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4个方面建立旱灾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旱灾子系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协调模型对内蒙古旱灾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再综合分区,分区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抗旱减灾对策。主要得出的结论有:1.内蒙古广阔的区域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内蒙古既具有中纬度地区多灾的特点,又具有季风边缘地带的不稳定性易灾环境。内蒙古旱灾孕灾环境敏感度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强。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森林覆盖区、大兴安岭灌丛和草甸草原区敏感度小;内蒙古温凉半干旱区、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的敏感度较小;呼伦贝尔市西部、锡林郭勒盟中部和乌兰察布市大部敏感度中等;锡林郭勒盟西部荒漠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敏感度较高;鄂尔多斯市北部、阿拉善盟的敏感度最高。2.内蒙古西部干旱少雨区降水变率大,气温也高,致灾因子危险度高;向东北方向随着降水绝对量增加和年际、月际变化减小,旱灾致灾因子危险度也逐渐减小。内蒙古旱灾致灾因子危险度分布受山体的影响,大致从中部山体向周围逐渐增大。大兴安岭及其丘陵区、阴山山脉东部及其丘陵区危险度相对小,其中呼伦贝尔市中部危险度全区最小;大兴安岭以东南危险度增大;从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往西北危险度增大,锡林郭勒盟西部往西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的危险度都较高;阿拉善盟西部旱灾危险度全区最高。3.内蒙古旱灾承载体脆弱度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的东南部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大兴安岭岭东地区脆弱度较高;西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土默特平原、河套平原的脆弱度也较高;锡林郭勒盟西部、鄂尔多斯市大部、巴彦淖尔市西部和阿拉善盟的脆弱度较小;东北和西北人口少的市和旗县的脆弱度最小。总体上,内蒙古旱灾承载体脆弱度为东部大于西部地区,南部大于北部地区,农牧交错带和农区高于其他经济类型区。4.内蒙古东南部半农半牧区旱灾灾情灾度较高,与旱灾受灾人口、作物损失和经济损失的区域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敖汉旗、扎赉特旗、林西县、翁牛特旗的灾度在全区最高;赤峰市北部、通辽市东南部、兴安盟大部灾度较高;呼伦贝尔市林区和牧区、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的灾度相对小;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市的灾度也较高。5.对内蒙古旱灾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计算其协调度综合评价旱灾系统。经统计,内蒙古旱灾系统中属协调型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8%,该区位于大兴安岭草甸草原及典型草原区,生态环境条件较为优越,致灾因子危险度为全区最小,承载体脆弱度中等,灾情灾度较小。较协调型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4%,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中西部地区、呼伦贝尔市西部牧区和南部半农半牧区,生态环境相对好,大部地区致灾因子危险度较低,承载体脆弱度较低,灾情灾度也较小。不协调型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温暖干旱与温热极干旱气候区,以沙漠及戈壁地貌为主,植被覆盖度低,致灾因子危险度高,承载体脆弱度低,灾情灾度较小。该区占全区面积的44.5%,为面积最大的类型区。极不协调型区主要分布在赤峰市东南部、环境较脆弱,致灾因子危险度较高,承载体脆弱度高,灾情灾度严重。该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4.3%。内蒙古旱灾系统中属不协调型和极不协调型地区占58.8%。可见,内蒙古旱灾子系统协调关系中,不协调型和极不协调型占居优势地位。内蒙古旱灾系统子系统间协调关系,以协调关系判别标准划分为4个协调关系类型和45个协调关系亚类型,从而分析其系统特征,提出相应的防御减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