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差异”一词,试图阐述、梳理和评价法国当代思想家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的思想渊源、哲学基础及其坚持多元文化语用学的政治、伦理和美学意义。 利奥塔的哲学经历了一个从欲望的政治学到判断的政治学的转换过程。在反思了尼采式的一元论的欲望哲学的弊端之后,通过将文化多元论纳入语用学的视域,利奥塔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对后现代社会的公正问题的思考。“公正”就是尊重差异,而“差异”又是在两个层面表现出来。第一层“差异”是指共时层面的语言游戏之间、岛与岛之间的差异。每种游戏都有不同的风格和规则,不存在着一个总体性的元叙事来统领所有领域。第二层“差异”是指历时层面的语用事件(语位)之间、点与点之间的差异。“事件”的本体论差异及其不可表象性是利奥塔的后现代政治学、伦理学和美学的基点。公正游戏是某种与想像力相关的事务,因为后者不仅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标准的能力。关键不在于遵循旧有的游戏规则,而在于发明新的链接方式,即不断改变处于稳定状态的规则,突破已经达成共识的标准和规范。 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概括利奥塔早期作品中对“差异”的三种不同理解以及利奥塔为什么放弃欲望哲学转向以法则和判断力为核心的语用学。 第二章通过对后现代状况及其特征(知识的商品化、启蒙元叙事的去合法化、科学技术元叙事的兴起)的剖析和描述,说明后现代思想家为何要反对同一性思维、倡导多元和差异。 第三章考察利奥塔的“异教主义”如何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意见论”、康德的“理念”和列维纳斯的“他律”来思考公正和责任问题。公正在此阶段展示为双重正义,双重正义也就是对双重差异的维护。此章主要论述第一层差异及第二层差异对第一层差异的依赖:没有“多元”这一“理念”的约束,“逐例判断”的政治学就有陷入丛林政治的危险。 第四章为全文的重点章节,着力分析“语位”的政治学、本体论事件的哲学基础及其在认知、伦理、审美实践中的意义,以及第二层差异(语用事件的独特性)之于第一层差异(语言游戏不可通约的理念)的意义:“判断力”充当了连接异质的语言游戏的桥梁。 第五章通过对比利奥塔的判断力与康德的反思判断的异同,说明后现代美学最终通向的不是各种认知能力和谐一致的美的分析,而是想像力和知性极端不协调的崇高的分析。崇高的美学不仅回答了创造力从何而来的问题,而且还充当了连接伦理(政治)和美学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