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裂缝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地质动力过程所引起的浅表部破裂,是多场多尺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因素包含构造性因素和非构造性因素,或者说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裂缝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有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这些地区的构造和人类活动强烈,诱发了大规模地裂缝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地裂缝灾害的分类、分布、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裂缝是一种内部和外部地质动力过程所引起的浅表部破裂,是多场多尺度耦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因素包含构造性因素和非构造性因素,或者说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裂缝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区有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这些地区的构造和人类活动强烈,诱发了大规模地裂缝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地裂缝灾害的分类、分布、特征、结构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选题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汾渭地区地裂缝成因与灾害综合研究”和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因与监测预警研究”,选择国内的汾渭盆地、华北平原和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以这些地区的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测绘、槽探、钻探、物探及相关监测工作,从整体上总结了地裂缝的分类、分布规律、运动特征、破裂模式及灾变模式,从不同尺度研究了构造性地裂缝的内外动力多场耦合机理和非构造性地裂缝的水土耦合机理;从而为地裂缝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和描述了地裂缝的分类与分析体系。按照不同要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地裂缝的分类方式多样,比如地裂缝属性(构造性地裂缝与非构造性地裂缝)、纵深及营力因素(表部外营力控制型地裂缝、浅部人类活动控制型地裂缝和深部内营力控制型地裂缝)、其他因素(主次关系、力学性质、长度和宽度)。建立了广义地裂缝的概述性分析体系和典型地裂缝的详述性分析体系,分析了成生本质与表象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因素关联性。(2)总结了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立体破裂结构。地裂缝的分布规律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区域构造、断层活动、地下水开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强降雨等。立体破裂模式:平面多级分叉、走向差异分段、剖面变形分带、垂向结构分层、立体组合分形、非构形态单一。运动特征包括垂直位错、水平拉张、水平剪切、组合运动。活动特征包括渐进性、间歇性、跳跃性、差异性、渐灭性、滞后性和周期性,其中差异性包括分段差异性、季节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渐灭性和滞后性对于非构造性地裂缝表现较为明显。(3)总结了地裂缝的灾变模式及其效应。地裂缝对于田地道路的致灾模式包括垂直陡坎、串珠状陷坑、水平沟槽和带状破裂;对于房屋建筑的致灾模式包括竖向张裂、斜向陷裂、水平剪裂、镜像开裂、平面褶裂、三维扭裂和结构致裂。(4)提出了断裂蠕滑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蠕滑地裂缝形成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一系列深部地质过程,其深部孕裂育缝机制包括了拆沉伸展减薄作用、底侵熔融促展作用、重力均衡牵引作用和断裂蠕滑致裂作用;该机制促使沉积盖层上部的松散层破裂扩展,从而为地裂缝的形成和出露奠定构造原型和基础。浅部应力场多方位破裂成缝机制包括了断裂上盘应变模型、断裂下盘牵裂模型和应力应变传递模型。(5)提出了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地层不均匀压缩和差异形变是形成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破裂的前提和基础;在抽水作用下从三维空间上对含水层的应力、应变进行定量分析是研究该类型地裂缝破裂机制的突破口,这其中包含潜水层形变分析和承压水层形变分析。典型的抽水差异沉降地裂缝常常沿着漏斗边缘分布,这些地裂缝往往具有有限的深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拉张特性,这是由漏斗边缘较大的拉张应力造成的,比如区域沉降漏斗边缘、古河道肩部和基岩山脊处。(6)提出了降雨冲蚀型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浅表部岩土体内部的隐伏裂隙可以作为水体下渗的优势通道,大量地表水沿着岩土体破裂裂隙向下渗流,这是一个由非饱和到饱和的渗流过程,其裂缝内部孔压的变化对于裂缝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渗透过程的不断作用致使充填土内尤其是裂缝底部产生较为强烈的水蚀效应,这包括了水压致裂成穴机制、孔压激增成洞机制和溃决扩展成缝机制,并促使了地裂缝的快速出露。(7)提出了多因耦合型地裂缝的形成扩展机制。断裂活动与超采地下水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常常发生大中型城市地区,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其耦合作用包括:差压增剪增弯作用、水平拖拽减抗作用、带内水压激增作用和剪切力偶偏移作用。区域构造活动与黄土湿陷耦合形成的地裂缝发生在黄土分布区,严重影响着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其耦合过程包括了Green-Ampt水平入渗过程、黄土增湿变形过程和重力弯折成缝过程。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全球高血压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这一老年病患病人口数量呈显著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全国人口统计研究指出我国高血压成年人口发病率已达23.2%,60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口数量已突破一亿大关,而这一数据则随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村积极转型发展当下,、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口临床常见健康问题之一,故如何针对此类疾病,实现对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质量的有效管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结合上述研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就诊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依从性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具备推广价值.
目的:分析集中式管理培训在基层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进入到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护士分成AB两组,每组各包含研究对象50例,对A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培训方式管理,也就是分散式培训方式管理,对B组护理人员实施集中式管理培训.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考试成绩差异情况.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相比于A组护士来说,B组护士在实践考核成绩以及理论成绩考核方面整体更好.结论:在针对基层医院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通过采用集中式管理培训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一组为观察组50例在健康教育中引入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差异明显.结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中医护理,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更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大幅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中的干预效果及对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者进行研究,共100例,分为参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BMI值、体质量均与参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护理效果显著.
妊娠高血压疾病在妇产科临床上非常常见,该病表现为多脏器和系统损害,严重状态下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肝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的后果,严重危及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也成为产科临床上主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当前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以降压、解痉等手段为主.本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的应用进行研究,形成综述.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评价两组睡眠质量、健康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改善健康行为,恢复正常睡眠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价值较
病案信息属于医疗事业中重要的参考材料,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病案信息可迅速传递至各个部门间,成为医疗结构完善以及信息化病案资源库建立的重要条件,进而体现病案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数据科学性.根据目前病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其针对任务的分析和经验的综合,通过不断加强病案信息的管理制度,以并按管理人员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可对医院的整体评价、形象以及未来发展奠定条件,而病案信息的准确性也会对手术后期的方案制定和内容奠定前提,现针对病案信息化管理内容进行分析,为探究其作用于医院未来发
近来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社会现状,各大医疗机构相应实施了等级创建的科教管理工作模式.等级创建的定义是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工作人员以及院内仪器设别等综合质量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分类,等级主要分为一二三,而其中又分别将其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一级医疗机构是指镇卫生城市街道医院和乡村的划分.二级医疗机构是指市县直辖市的区级医院单位划分,三级医疗机构主要是指全国省市的直属市级医院的附属医院.在进行等级评估上还有遵循几个必要的原则,分别为注重服务、注重管理、注重安全、注重保障、注重基础、注重管理和不弄虚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护理的模式对于急性小儿肠炎的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2019年9月-2020年9月,这段期间收治的急性小儿肠炎患者进行调研,共50例,平均分成两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对于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能够发现的是,实验组的之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而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小儿的肠炎患者的护理的时候,采取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的对护理质量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