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风险警示制度自1998年开始实施,截至2018年底A股市场中被实施过ST的公司有619家(共811起),另外,2013年风险警示板的正式运行表明ST公司问题已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通过统计,我国每年有三分之二左右ST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其中一半左右采用的是资产剥离,可见资产剥离是ST公司进行重组的重要方式。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资产剥离能产生一定的短期绩效,但是其长期绩效不具有持续性,也存在部分相反的研究结论。相对一般上市公司来说,ST公司通过资产剥离除了基于发展战略的需要外,还可以借此摆脱困境,但我国很少有关于ST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的研究,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丰富该方面的理论,并为ST公司在选择资产剥离以及投资者对ST公司进行投资时提供参考价值。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通过延长研究期利用更多年份的数据扩大样本,使实证结果更可靠且能代表我国ST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的整体状况;并采用认可度较高的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同时对短期和长期绩效进行研究,使结果更有说服力。本文的理论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介绍并分析了资产剥离的原因,为后面的假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对风险警示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ST公司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ST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行实证分析时,借鉴已有文献中关于重组和资产剥离绩效的研究方法,通过严格的样本筛选,从2006-2015年实施资产剥离的ST公司中选出129个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资产剥离首次公告日及其前后5个交易日的超常收益率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短期绩效;从能反映公司盈利、经营、发展和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中选取部分指标建立财务指标体系,使其能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对财务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ST公司实施资产剥离前一年、当年、后一年和后两年的财务状况,通过对比来判断资产剥离对ST公司产生的长期绩效。并检验所产生的绩效是否显著异于0。实证结果表明:ST公司进行资产剥离具有正的短期绩效;在一定期间内能产生正的长期绩效,但不具有持续性。本文最后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监管层、ST公司及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建议,使ST公司实现更有效的资产剥离并减少投资者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