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劳动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给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职业危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工伤职工在重返工作岗位、实现就业平等、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的诉求仍未得到满足。由于我国长期对工伤康复的忽视,工伤职业康复缓慢发展,大量的工伤职工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职业康复服务而丧失了重返社会与工作岗位的机会,有悖于“预防”、“赔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国际发展趋势。现有实证表明,我国对工伤康复尤其是职业康复的需求日趋显著,工伤患者的职业康复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日益凸显的工伤康复需求,有效解决工伤职业康复的问题,上海市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工伤康复管理试行意见》,工伤康复正式纳入工伤保险的一部分,符合规定的工伤职工可以参加工伤康复治疗。工伤职业康复效果的好坏决定着工伤职工能否实现重返工作岗位的愿望。因此,工伤职业康复的效果评价是衡量工伤职业康复实施情况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以住院进行职业康复的工伤职工为调查对象,以提供的职业康复效果服务为研究对象,以职业康复效果为研究内容,从工伤患者对职业康复服务的评价进行分析以此评价工伤保险定点康复机构的职业康复服务的效果。首先,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工伤职业康复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上海市工伤职业康复制度的发展沿革与实践现状。再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与专家、工伤患者访谈,构建了上海市工伤职业康复服务效果评价的研究体系,包含生活满意度、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四个维度,采取简单专家评分法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然后对在上海市定点康复机构进行职业康复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均值法计算出工伤患者对上海市职业康复服务效果的评价得分。本研究的结论如下:当前上海市工伤职业康复的效果评价得分为3.168分,处于一般水平,远低于最高评价5分。其中,工伤患者对生活能力的评价得分最高,对工作能力的评价得分最低。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对上海市工伤职业康复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目前有效的职业康复服务时间不足,职业康复内容不够丰富,职业能力的康复效果有待提高,以及缺乏专业的康复人员。最后提出提高上海市工伤职业康复效果的建议: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整体职业康复的效果;扩充康复人才队伍,提升职业康复水平;康复机构应落实好职业康复服务内容,提高患者的职业劳动能力;完善康复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工伤康复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