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ovirus type2,PCV2)是引发猪圆环病毒相关病的病原,随着我国养殖业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迅速发展,猪圆环病毒给猪场带来的损失也逐渐严重。PCV2在我国首次发现是在2000年,后迅速遍布全国,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目前,疫苗注射成为预防PCV2的最有效方法,市场上流行各种疫苗,灭活疫苗的研究比较成熟,但是病毒复制滴度低成为阻碍灭活疫苗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糖基化位点突变提高PCV2的复制滴度,为后续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河北部分地区2014-2016年PCV2流行病学的调查 为了解PCV2在河北省猪群中的流行情况,2014-2016年期间,对河北省部分地区近100家规模化猪场进行PCV2流行病学调查。采集PCV2感染猪的肺脏、肾脏及淋巴结,采用PCR技术对PCV2进行检测,同时对PCV2全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并利用软件MegAlign和MEGA6.06对测序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6年调查的近100家猪场PCV2感染率均较高,测序发现分析的62株序列只有两种类型,有59株属于PCV2d,只有3株属于PCV2b,表明河北省部分地区的主要流行毒株为PCV2d,序列同源性普遍较高,ORF2的氨基酸序列有16处发生突变,。河北省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PCV2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针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猪场PCV2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PCV2d为主要流行毒株,在此基础上,选取一株PCV2d,命名为PCV2RC160307,感染PK-15细胞进行细胞分离,盲传至F8代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 cence Assay,IFA)及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进行验证,经验证F8代的细胞毒提取得到的核酸PCV2检测为阳性,IFA以及IPMA细胞均呈阳性反应,证实PCV2RC160307能够在PK15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为PCV2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3.PCV2流行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 为提高猪圆环病毒的滴度,研究室利用已成功分离的一株PCV2d流行毒株PCV2RC160307为模板,通过融合PCR突变其Rep蛋白上的一个N-糖基化位点,并成功构建自身环化感染性克隆HT-RC160307PCV2,转染PK-15细胞,盲传至F5代后,通过PCR、IFA及IPMA进行验证,并通过IPMA测定TCID50发现,拯救成功的HT-RC160307PCV2病毒滴度为1065TCID50/0.1mL,相比较分离的流行毒株RC160307及未糖基化位点突变的感染性克隆H-RC160307PCV2病毒滴度有所提高。此种方法为PCV2复制机制的继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PCV2疫苗的研制以及预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