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三角洲前缘悬沙浓度的监测分析——以芦潮港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长江口口门一固定观测点(芦潮港)表层每日的样品,在实验室进行悬沙浓度的测量分析,并结合同期的潮差、潮位、海平面、风向风速以及长江大通水文站的水沙资料,利用Spss、MatLab等分析软件,采用小波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定量的探讨悬沙浓度变化的周期性及其影响机制,并初步探讨三峡工程蓄水对该区域悬沙浓度的影响。 结果:(1)悬沙浓度具有显著的大小潮和季节性变化,小波分析得出的变化周期分别为14.7天和368天。三年平均而言,冬季悬沙浓度为夏季的2.0倍,大潮悬沙浓度为小潮的2.8倍; (2)平均的大-小潮半月周期变化中日悬沙浓度与同日潮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显著性水平0.01),与提前1日潮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显著性水平0.01),与提前2日潮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显著性水平0.01),反映潮差变化对悬沙浓度的影响有1~2天的滞后效应; (3)芦潮港月均悬沙浓度与长江大通站的月均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尤以流量滞后19天的相关性最好。芦潮港月均悬沙浓度与长江大通站的月均输沙率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月均流量与月均输沙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 (4)取样前六小时的平均风速与悬沙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显著性水平为0.01)。但是季节性的风速与悬沙浓度的相关性很差,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反映在短期内风速对于瞬时悬沙浓度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季节性的悬沙浓度变化受其他因素(如长江流量)控制,这种控制掩盖了风速对悬沙浓度的季节性的影响。 (5)虽然季节性的风速与悬沙浓度的相关性极差,但是向岸风指数(向岸风频率与向岸风风速的乘积)与离岸风指数(离岸风频率与离岸风风速的乘积)与悬沙浓度的相关性却较好,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 (6)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的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两年的芦潮港平均悬沙浓度比蓄水前的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芦潮港平均悬沙浓度降低17.7%,反映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入海泥沙量的下降对三角洲前缘水域的悬沙浓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论:研究区日悬沙浓度变化存在周期性波动和趋势性下降,前者主要受动力条件和长江冲淡水的周期性变化控制,而后者则与长江悬沙供给量的趋势性减少有关。伴随着流域减沙工程的增多减沙效应的增强,三角洲水域的悬沙浓度将可能继续下降,这必将对长江三角洲的环境和生态产生影响,值得有关方面的重视。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城市联合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城市联合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又是城市联合不可忽视的
你知道吗?肯德基现在基本是个川菜馆了。  上个月的一天,我从国贸一个会场里出来,已经过了饭点儿,下午还约了个采访,我想都没想就推门进了一家肯德基。  虽然多年以来,我是一个麦当劳派,但在我的印象里,这两家西式快餐都能给我稳定、一致、不算好吃但很安全的味道。  然后我发现我错了,在奉行了多年的中餐化策略之后,肯德基的菜单早已不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那个样子。与其说是中餐化,不如说是川菜化——如果你不想吃
期刊
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一直以来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较多的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视角提出若干的战略路线和政策措施,而往往
该文简要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方法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基于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OLE(Object Linking & Embedding)和ActiveX基础的组件式对象模型的开发方
成冰年限的研究是冰川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对于目前冰芯记录的形成恢复研究意义重大。了解某一冰川的成冰机理是使得进一步的化学及其他相关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