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具有持久性、高度危害性和难治理性。如何快速、准确监测并对其危害性进行科学评价,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水生生物体内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本论文就生态毒理学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同时对乙酰胆碱酯酶这种生物神经传导中的关键性酶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尽管人们对主要的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较多,但是各种重金属对生物体的致毒作用仍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尤其Fe3+作为一种广义的常见的重金属,其神经毒性长期受到人们忽视,有关Fe3+神经毒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实验材料,首先比较了脑、肠、肝脏和胰脏的AChE活性,然后采用体内染毒方法,利用试剂盒检测技术研究了Fe3+对脑组织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组织匀浆液中,脑、肠、肝脏、胰脏的AChE活性分别是1.42、0.35、0.06、0.15U·mgprot-1;14d后,同对照组相比,在含60mg·L-1Fe3+的溶液中,泥鳅脑AChE活性有明显的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人们普遍认为Fe3+的毒性较低,甚至是非常安全的,但高浓度的Fe3+同样具有很大神经毒性。从比较目的出发,本论文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Cd2+对泥鳅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脑组织匀浆液中,在含0.3mg·L-1Cd2+的溶液中,泥鳅脑AChE活性即呈现明显的降低,且第1天、第4天、第7天比较,作用时间越长,脑AChE活性越低。实验表明Fe3+和Cd2+对泥鳅均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但与前者相比较,后者相对具有更大的毒性。由于泥鳅多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和淤泥中,通过检测泥鳅脑组织AChE活性的变化和影响,可以为自然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提供基本的生物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