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纪录片兼具历史性、人文性、艺术性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采取“故事化”的叙事策略,抓住核心人物开展情节化叙事,以实现其文献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值得注意地是,非遗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一定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本文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依托,主要探析非遗纪录片的创作者如何运用叙事策略,表现人物或环境的矛盾冲突,增加其故事性和观赏性,深化其主题和文化内涵。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详细地阐释;第二部分提出了非遗纪录片的叙事理念,笔者认为真实性是“故事化”叙事的前提,同时非遗纪录片创作中还需要注重解说、访谈的作用;第三部分,以《麻柳绣娘》为例,探讨了非遗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叙事结构。笔者认为非遗纪录片叙事要以人物为中心,围绕非遗传承人的活动和行为展开叙事。人物是叙事的线索,情节则构成了叙事的筋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但是在非遗纪录片中,情节一定是拍摄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而非创作者蓄意编排;第四部分,深入地探析了《麻柳绣娘》画面叙事和声音叙事的处理以及作用。笔者从中发现长镜头有利于刻画人物,特写有利于凸显工艺水平,视听符号的表意能深化非遗纪录片的文化内涵;第五部分,笔者比较客观地总结了在非遗纪录片《麻柳绣娘》创作中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