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为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及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建成区不断扩展,建设用地与城镇绿地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上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即通过出台各种标准、政策与措施促进绿地规划与建设。经过近二十年大力度的绿地建设与管护,上海市绿地系统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究竟如何?伴随着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绿地发挥怎样的作用?绿地在城市整体格局中扮演处于怎样的地位?在优化城市生态功能方面起到多大的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开展上海市中心城区基于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的城镇绿地生态评价研究:(1)基于遥感影像波段计算NDISI和NDVI两种指数,分别表征不透水表面组分以及城镇绿地空间分布。通过1997-2008年间四个时期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不透水表面组分,总体上呈现“单中心”向“多中心”的格局演变。1997年至2000年,中心城区呈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趋势,但是中心区域的NDISI有所增加;2005年相对于2000年,较外围区域呈现增加趋势,总体上更加分散,黄浦江以东区域增加趋势明显;至2008年,不透水表面组分整体增加,且黄浦江两侧的增加均很明显,尤其是中心城区西侧区域;②对于城镇绿地,中心城区的绿地覆盖率较高的区域位于较外围,总体呈现下降,但是市中心区域呈现增加趋势;1997至2000年有大幅度下降,而后至2005年总体上绿地面积增加;至2008年又出现下降趋势。(2)通过地统计分析和剖面布设研究土地覆被空间格局,并探究不同方向上城镇绿地与不透水表面组分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不透水表面组分在中心区域表现为高值显著性聚集,在浦东区外围区域常表现为低值显著性聚集,在此区域表现为非随机分布,受人为建设活动影响较大;②NDISI的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随着城市发展,自相关阈值先减小后增大;③四个时期因人为建设带来的中心城区不透水表面扩展过程成为地表覆被变化的主要过程;④城镇绿地与不透水表面组分空间格局总体上呈负相关,且东西方向上负相关系数大于南北方向。(3)基于CITYgreen模型从不同城市空间尺度分析了中心城区近二十年城镇绿地生态效益,继而利用基础统计学以及ArcGIS地统计分析扩展模块分析了绿地生态效益变化,结果表明:①中心城区整体上,由于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2000年至2004年,由于上海市实施了一系列中心城区“增绿、建绿”措施,部分区域绿地生态效益出现回升;(2)不同的行政区由于功能布局以及发展进程的不同,绿地生态效益变化呈现不同的状态。较外围的浦东区、宝山区、普陀区等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变动幅度较大,而市中心区域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虽然近些年市中心区域加大了绿地建设力度,但是总体依然呈下降趋势;(3)利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扩展模块对各镇及街道作斑块分析,以点状生态效益值拟合整个区域绿地生态效益的曲面,通过曲面叠加比较整个研究区域不同年份间的变化:1987年均高于2000年,2004年中心城区部分高于2000年,2004年完全高于2008年。由此可见,市中心区域绿地生态效益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亟须通过增大单位面积的生态效益来提升总体水平;外围区域由于高强度的发展与建设,很多绿地生态效益大幅度降低甚至丧失,是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形成完整的城镇绿地评价体系,探究中心城区绿地功能演变,为促进绿地规划建设和低碳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