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脑损伤在平时极为常见,尤其重型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及时准确对重型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病情及预后作出评价并早期干预,对临床有重要意义。GCS、年龄、瞳孔对光反射、头颅CT、MRI是临床常用的评价病情及预后的方法,但是不够精确。近年来,已经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发现一些反映重型颅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如髓磷脂碱性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但各家报道结果不甚一致。随着对颅脑创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颅内炎症反应是导致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抗炎治疗有望成为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环节。而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急性相炎性反应蛋白。研究发现,血清CRP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且与预后有关。目前他汀类药物抗炎效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短期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明显减少炎症反应,而且能显著降低CRP。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讨CRP在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方面的价值以及辛伐他汀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TBI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另取1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患者发病第1、3、7、14天血清CRP水平。伤后3个月根据GOS(G1asgowOutcome Scale,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并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差异;对伤后1天内CRP水平与预后进行相关分析;比较TBI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RP水平的差异;观察TBI两组患者血清CRP的动态变化及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探讨辛伐他汀在TBI患者中的治疗作用;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所有TBI患者血清CR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45例重型TBI患者,23例预后良好,22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患者发病第l、3、7、14天血清CRP平均水平比预后良好患者明显升高(160.39±25.38mg/L与141.36±1 5.49mg/L,p<0.05;103.66±24.18mg/L与92.74±17.84mg/L,p<0.05;69.88±22.51mg/L与44.80±14.53mg/L,p<0.05;62.58±25.33mg/L与22.13±7.54mg/L,p<0.05),总体均呈下降趋势,预后不良的患者血清CRP水平下降缓慢。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入院时CRP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r=-0.558 p<0.05);常规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发病第1、3天的血清CRP无统计学差异(148.87±23.05 mg/L与98.88±24.63 mg/L,P>0.05;152.91±22.8 mg/L与103.33±16.34mg/L, P>0.05),但在伤后第7、14天,辛伐他汀治疗组血清CRP(分别为48.14±18.70mg/L与28.40±15.88 mg/L)低于常规治疗组(64.20±23.14 mg/L与52.70±30.12mg/L),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辛伐他汀治疗组预后良好12例,预后不良8例,其中死亡1例;常规治疗组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14例,其中死亡2例;经x<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血清CRP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动态监测血清CRP有助于观察脑外伤患者疴隋变化、评估预后;辛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巨噬细胞活化和泡沫细胞形成等抗炎作用减轻神经元的继发性损害,从而降低血清CRP,有助于颅脑损伤的恢复;目前尚不能确定辛伐他汀干预能够改善急性颅脑损伤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