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混合共生的世界型大都市。自元代在北京建都,它就成为中国的核心城市。经过此后历代王朝的入住,直到民国时期,整个城市或多或少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在这些变化中,城市逐渐扩大起来。同时,自元朝开始,对于市内不同身份居住区域的划分,就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在这个城市里,回民从进入、定居到发展,最终成为“北京文化”这个“地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这个“地域文化”中,始终保持本民族的特点、自己的传统,成为没有被同化,也没有被现代文化所吞噬的民族文化空间。对于北京回民以及其文化存在的好奇和关注,我便选定《北京回民文化与北京文化的相关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方向,希望从观察中国最大城市的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入手,解读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多种文化共生中的相互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元代北京城的特点和元代回民社区的形成,以及回民的聚居特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从明代到民国期间,北京城的特点和北京回民的聚居分布,以及北京回民的民俗。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北京回民的社区和民俗生活。 第四章主要分析北京回民的聚居模式,清真寺和回民的生活,从文化的特征来分析北京回民文化与北京文化的关系。 我论文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北京回民文化是“散”与“聚”相结合的文化。“聚”是北京回民心里上的表现和现实行为的内在的实践。“散”是北京回民的外在的特点。文化是依据生存模式发展的。回民是经商为主的民族,随商而居,点状分布,是回族“大散居”的主要内容。 第二,北京回民文化是“建”与“弃”相结合的文化。“建”指不断新建的清真寺;“弃”是指在不断新建清真寺的同时,也在放弃一些清真寺。表明了穆斯林是永恒的,一个人可以一生信教,但一座清真寺是可以被放弃的。同时,它还表明了,所有的清真寺,不论是新建的还是过去建立的,对于穆斯林来讲,作用是相同的。 第三,北京回民文化是“先聚居”,“后建寺”的聚居模式。北京回族的聚居模式是“围寺而据”,还是“随商而居”的形成,是需要讨论的。历史可以证明,北京的回民先在有商机的地区小聚居,然后周围联系的回民一起乜贴建清真寺。“围寺而据”是北京回民聚居的结果,不是原因,“随商而居”才是回民聚居的原因,也是回民文化中“聚居”的核心模式。 第四,北京回民文化与北京文化是一种“点”与“面”的共生关系。北京文化是一种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地域性“文化面”,而北京回民文化则是北京这个“文化面上”多处分布的“文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