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新常态以来,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大布局的确立到“十九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区域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实现协调发展、联动增长的关键力量。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能有效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与商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价值创造与增值,因而逐渐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首选战略。然而,当前我国区域创新生态实践多停留在初级的创新要素堆砌和拼凑阶段,对其“有机式、生态化”的特性认识尚显不足,创新“碎片化”和“孤岛化”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整体效能不高,作为制度条件的创新引致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从创新要素匹配、互动与共生的生态化视角,有效整合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的生态化、共生式发展,是当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生态学共生理论和区域创新生态理论为基底,以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创业为背景,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质。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归纳,界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内涵、共生内容、共生要素及结构等。在明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内涵及研究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观研究逻辑,设计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框架。
  其次,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进行相关研究。在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建构方法识别和提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并依据选择性编码的典型结构关系,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驱动路径模型,进而提出相应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假设,识别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的作用效果和作用路径。
  第三,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进行相关研究。根据共生机制内涵,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成;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生态系统共生单元的进入退出机制;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生态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TOPSIS生态位评估投影模型的生态伙伴评价方法,采用算例分析揭示生态伙伴选择机制;分析了生态系统创新单元间沟通与信任机制,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主导模式下和市场主导模式下创新主体的资源共享行为和机制;利用修正因子改进基于理想点的Shapley值法,构建生态伙伴间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型,采用算例解析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的利益分配行为;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单元与非生物环境间的适应性机制模型,并分析其适应过程。
  第四,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生物共生演化理论,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主导规律;基于系统熵变模型,利用生态熵辨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方向;分别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共生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阶段及其表现;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其模型的稳定性及条件,并对不同共生演化模式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过程和结果进行仿真分析;根据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关键种群演化轨迹,利用L-V模型回归估计得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系数,判断其共生演化模式,进而预测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进程。
  第五,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结合共生度测度中的“功能”和“协调”特性,建立综合考虑“功能”和“协调”特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静态测度模型,进而考虑变化速度特征建立融合进化速度趋势和进化速度状态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动态测度模型;依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模型,建立基于五维共生要素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30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揭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态势。
  第六,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进行相关研究。从共生租金视角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来源,进而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现实表现层次;分别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区域科技创新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回归分析得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地区科技创新的驱动效应,以此验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的驱动创新效应。
  最后,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实现策略进行研究。遵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规律和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现状,从宏观整体层面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政策建议,从微观现实层面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深入研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这节内容,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整合与补充此教材内容与素材等,运用多种模型来探讨高中生物使用建模教法发展学生思维之策略。  关键词:建构模型;科学思维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质,进行模拟实验和模型构建在科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共17处出现“模型”一词,因而建模在中学生物教学有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水平整体的持续提高,在对高中英语进行教学时,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借助基于内容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与此同时,针对英语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采用适合学生真实状况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本文对基于内容的高中英语交互式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交互式教学
期刊
摘 要:推动社会未来发展动力的要素不是资本和土地,而是知识和人的素质。基础教育在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当中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给每个学生均等学习机会,在各方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而学习困难是当今社会教育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
期刊
摘 要:作文体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除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也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师在人性化理念引导下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人性化理念;教学策略  人性化理念即素质教育重要组成,以学生为本是其核心,从学生根本利益开展教学并将此理念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对
期刊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是教学的另一个环节——课后作业设计却经常被忽略。对此,本文主要从作业的典型性、作业的层次性、作业的实践性、作业的开放性、作业的合作性五个方面进行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从而给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作业设计  高中生物作业布置是高中生
期刊
摘 要:在课程标准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英语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完成新课改所布置的任务。在高中,英语学科已经成为拉低部分学生总成绩的重要因素。把情景教学引入课堂可以增加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帮助教师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本文就高中英语中情景教学的意义、实践展开论述,希望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景教学;实践分析  英语作为普通高中的重要科目之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具有理论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会出现学习困难以及提不起学习兴趣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一直是所有高中数学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而导入新课是课堂的教学开端,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关键,可以说良好的课堂导入是高效教学的基石。为此,本文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高效开展导入教学,激发和引导学生兴趣展开学习和探究,皆为借助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促使学
期刊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体现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要树立先进理念,以生为主;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构建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对话课堂,鼓励学生有价值的提问;要借助多媒体的使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能力实现双丰收。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贯彻素养为本理念,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设计;策略  高中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而该学科知识也产生于实际生产、生活并加以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经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之下,如何用好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呢?课前有效的导学案设计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什么样的导学案才是有效的导学案呢?这就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要能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維。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自主学习  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学科研月期间,我代表历史组做了一节骨干教师展示课。当时我选择的题目是高一统编教材的第20课“北洋军阀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