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梁漱溟的文化哲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梳理了梁漱溟文化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梁氏对人类心理的认识,早期看重意识,将意识理解为欲望基础上的利己;后来看重本能和冲动,认为这是意识背后的主宰;梁漱溟所理解的本能,是一种基于先天善的本性而进行的后天善的规范与培养,最终形成善的自然而然的习惯;梁漱溟一生思想经历三次变化,早期为功利主义,中期转入佛教,最后归于儒家。第三章探讨了梁漱溟文化哲学的思想来源。梁漱溟的思想来源有三个:儒家思想尤其是陆王心学、佛教唯识学以及柏格森生命哲学。其中,梁漱溟思想的基本格局与观点取自陆王心学。他取柏格森的思想理论、运用唯识家的分析方法,去解释他所理解的儒家及孔子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他自己对于生命的体悟。第四章阐释了梁漱溟的文化“三种路向”学说。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生活的方式,而生活就是无尽的意欲以及意欲的满足与不满足;意欲是与生命同时产生的,是一种本能,是永远存在、不可分割的生命冲动。在此基础之上,他根据意欲的不同,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分为意欲向前、意欲持中、意欲向后三种类型。他反对中西文化调和论,其原因主要有主张调和论者不知其所以然、三种路向各自完整性、三种路向递进性三个原因。第五章主要解析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以及他对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的展望。梁漱溟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极严重的文化失调”,也就是无秩序;中国文化的病症在于早熟,过早的走上第二条道路;他指出,提倡东方化,并非拒绝西方化;他提倡孔子“刚”的态度,用以拯救中国文化。“刚”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力,二是无欲;正好对应其所提出的当时中国应走的路径,即以修正的中国文化的态度和放弃西方文化态度之后的全部西方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他同时看重儒家的理性至上主义,他的理性,是一种道德的规定与实践,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他提出“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认为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余论主要分析梁漱溟文化哲学的理论困境。他的理论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未超出陆王心学、对人类需求与文化发展单线理解的偏差、对西方文化浅层次的理解、体悟式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