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合理化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世界各国来说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重要性。粮食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是每个国家前进发展的必需品。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都要以粮食为基础;巩固国防,击败外敌入侵,必须有粮食安全作保障。粮食问题已超越了一般经济范畴,更具有稳定社会的意义,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一直在尝试着各种改革,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摸索,最终选择出了按市场化规律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当然这种改革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受到了生产力水平、基本国情、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解决。如:改变粮食流通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改善国家粮食管理机构、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滞后现状等,总体分析,这些问题都应该归结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问题。如果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势必会大大促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本文认为,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改革粮食流通体系,第二步是改革粮食流通价格,第三步是改革粮食储备管理体制。第一,首先要重视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加快粮食体系建设,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基础性保障;粮食的主要流通渠道是批发市场,要在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上加快脚步,提高批发市场发挥的作用,使市场职能扩大;从体制和职能上推进改革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的结构。第二,改革粮食价格单一化形成机制,努力创建多渠道的价格形成机制以适应市场需要:保留并继续执行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实施;建立科学的、成熟的粮食期货市场;改革直接补贴等政策措施。第三,从根本上改革粮食储备管理的机制:从硬件上加强经营储备配套设施的建设;探索新的粮食储备经营管理的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要想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革行动和政策扶持相结合。从而达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教育滞胀现象。对于高等教育滞胀,已经有学者从教育效率、效益、质量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高等教育滞胀的原因以
文学理论课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之一。相应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传授文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制至今已有60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研究重要领域,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高教研究者均对高等教育褒有最大的期望,对其讨论与研究高居不下。但就高等教育的性质来说,它是一个复杂
薪酬管理在独立学院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设计薪酬体系,怎样的薪酬体系才是合理和适应独立学院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独立学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命题。本论文主要通过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严峻。在就业环境中,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地位比较尴尬,理论水平比不上普通本科,技能实操水平有中职学生的冲击,再加上近年来大力推进应用型普通本科发展,大量的普通本科生由原来理论科研型方向转身应用技术型方向发展,理论基础和实操水平比高职生要高很多,使高职生的就业难度加大。财经类高职毕业生人数占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较大,许多高职类院校都开设财经类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在教学“旋转”时,笔者颇感困惑,学生也很感困难。如在教学例3(如图1)时,学生能顺利完成操作活动,在方格纸上
本溪卧龙驾驶员培训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驾驶员培训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学办公数据量在成倍的增长,学校急需进行信息化建设,为学校实现一个高质量的驾驶员培训管理系统则成
人才素质提高的重点在农村,对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小学数学倍受农村教育关注,而农村又是民俗文化的摇篮,挖掘出农村民俗文化中隐含的数学元素,用于开发本土化的教学素材,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交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国民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维系一个国家人民情感的最坚实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