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三氟甲基吡啶结构的化合物在农药的创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三氟甲基吡啶为研究对象,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引入双酰胺以及噁二唑杂环结构,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共61个三氟甲基吡啶类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以及HRMS进行确证,以小菜蛾、黏虫、褐飞虱、豆蚜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杀虫活性的测试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将双酰胺结构与三氟甲基吡啶进行拼接,设计合成了33个三氟甲基吡啶双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LC50在3.7-2162.2 mg·L-1之间。其中化合物H28、H33对小菜蛾的LC50分别为4.8 mg·L-1、3.7 mg·L-1。初步的构效关系表明,该类化合物的活性受苯环取代情况以及R1链长和取代情况的影响:当苯环上为4-氯-6-甲基时,化合物活性最好,其次为2,4-二氯取代、再次是6-甲基取代,当苯环上为4,6-二氟以及4-氯取代时,化合物的活性较差。对取代基R1来说,当R1为异丙基(H33)和环丙基(H28)时活性最好,而三氟乙基以及二氟乙基的引入会降低该类化合物的活性。2、将三氟甲基吡啶结构与噁二唑杂环进行拼接,设计合成了28个含有噁二唑联三氟吡啶类目标化合物,完成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测试了其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等生物活性,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500 mg·L-1时达到100%,而且大部分化合物在250 mg·L-1浓度下对粘虫的杀虫活性超过了80%,LC50值为30.8-284.6 mg·L-1。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CoMFA及CoMSIA模型。结果表明,化合物苯环中2位和4位为适当体积的取代基团时有利于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在2位和5位引入电负性基团将有利于化合物的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