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南海海域2006年冬季和2007年夏季两个季度月的今生颗石藻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时空分布、群落多样性、季节变化,颗石藻颗粒态无机碳的现存量,以及伴生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南海今生颗石藻的生物地理分布情况。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热带边缘海,其宽广而相对封闭,具有自身的环流系统。在这些环流系统中,又存在各种中尺度涡旋。南海水体只有很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南海海域2006年冬季和2007年夏季两个季度月的今生颗石藻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时空分布、群落多样性、季节变化,颗石藻颗粒态无机碳的现存量,以及伴生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南海今生颗石藻的生物地理分布情况。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热带边缘海,其宽广而相对封闭,具有自身的环流系统。在这些环流系统中,又存在各种中尺度涡旋。南海水体只有很低的营养盐浓度,是典型的寡营养盐海域。环流和涡旋等的存在使某些区域产生上升流,从而能够将底层的营养盐带入上层水体中,有利于颗石藻的生长。使用偏光显微镜对南海今生颗石藻群落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今生颗石藻21种,其中异颗石物种18种,全颗石物种3种。夏季,今生颗石藻的细胞丰度平均值为3.30×103 cells/L,主要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大洋桥石藻、深水花球藻、纤细伞球藻、艾氏桥石藻和美丽条结藻。其中,赫氏艾密里藻和大洋桥石藻所占相对细胞丰度最大,分别为36.14%和35.53%,且均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冬季,今生颗石藻的细胞丰度平均值为3.13×103 cells/L,主要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大洋桥石藻、深水花球藻、纤细伞球藻、美丽条结藻和粗壮环翼球藻。其中,赫氏艾密里藻和大洋桥石藻所占相对细胞丰度最大,分别为55.29%和24.98%。基于Young的理论方法对南海海域水体中今生颗石藻颗石粒无机碳进行了估算。夏季南海海域200米以浅水体中的今生颗石藻颗石粒无机碳存量在0.1839.78 mg C/m2之间,平均值为11.74 mg C/m2,其高值区出现在研究海域的北部。冬季南海200米以浅水体中的今生颗石藻颗石粒无机碳的现存量在0.1923.51 mg C/m2之间,平均值为8.93 mg C/m2。冬夏两季今生颗石藻颗石粒无机碳均以大洋桥石藻贡献最高。夏季南海的颗石藻细胞有机碳存量在0.46156.45 mg C/m2之间,平均值为54.59 mg C/m2,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的西北部区域和南部区域。冬季南海的颗石藻细胞有机碳存量在0.88107.51 mg C/m2之间,平均值为34.96 mg C/m2,高值区出现在断面2和断面3附近海域。颗石藻细胞有机碳也表现为冬季比夏季低。使用Uterm?hl方法对南海海域冬夏两季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2007年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57种,其中硅藻门96种,甲藻门53种,蓝藻门3种,金藻门3种,未定类种2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8.707.97×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3.64×102 cells/L。2006年冬季南海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2种,其中硅藻门61种,甲藻门28种,蓝藻门2种,金藻门1种。浮游植物丰度在8.703.18×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1.26×102 cells/L。与前人在做过的南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及其他海域做过的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进行了对比,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具有一致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南海有着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和生态环境,更深入的了解需要更多的实验和现场工作来达成。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世纪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们陆续从海洋来源微生物中分离鉴定出数量庞大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天然来源的化合物大多具有特殊的化学骨架结构特征并且生物活性多种多样,不但能够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这些新颖的结构骨架或化合物还可能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更加极端生存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成为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深海冷泉来源的
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海洋是大量抗生素最终会汇入的地方,因此,抗生素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值得大家的关注。同时,大量营养元素也会进入海洋,造成营养盐结构的严重失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生产者,微藻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本文将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中肋骨条藻(Skelet
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由石莼属(Ulva)绿藻引发的绿潮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高发趋势,在中国沿海表现尤为明显,其中,黄海浒苔(U.prolifera)绿潮已成为常态化发生的海洋灾害,对近岸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影响。厘清定生Ulva属物种在相关海域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是开展绿潮监测与防控的重要基础。前期研究表明,黄海绿潮由单一的漂浮生态型引发,其与中国沿海广泛采集的定生群体均存在明显的遗传
自2007年起,我国黄海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发生的海洋灾害,大量研究表明,苏北浅滩紫菜栽培筏架上的附生绿藻为绿潮提供了重要初始生物量。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筏架绿藻由多个物种组成,随时间有明显的物种演替,而浒苔最终占比可能与当年绿潮规模存在相关性。因此,及时、准确监控筏架附生绿藻的组成特征,对于绿潮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筏架区面积广大、绿藻组成具有空间差异、尤其
西北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第四纪末期以来冰期-间冰期所介导的海岸线变迁,使其成为海洋生物物种形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分布范围不断缩小、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展保护研究刻不容缓。真江蓠Agarophyton vermiculophyllum(Ohmi)Gurgel,J.N.Norris et Frederic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一种广盐性的单细胞、双鞭毛真核绿藻。在强光、高盐等胁迫条件下,能大量累积β-胡萝卜素,是目前天然β-胡萝卜素最佳来源。同时,盐生杜氏藻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甘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规模化培养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主要采用二步串联法在自然浅塘(澳大利亚)或人工跑道池(以色列、中国、伊朗、印度等)中实现,即首先
长江口水域是一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河口水域。近几十年来,长江径流输送大量的营养盐入海,为周边海域提供大量营养物质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加重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赤潮等生态灾害频发。长江口水域营养要素迁移和转化,直接关联河口生态系统健康。针对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长江口 4个季节航次(2014年2、5、8和11月)和5个年度航次(2014、2015、2016、2017和2018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利用一条短的DNA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识别和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来对物种进行鉴定,明确生物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还有可能成为群落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有效手段。对大多数后生动物来说,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第一亚基(COI)可以作为DNA条形码的合适基因。DNA条形码技术应用的关键一点是种内差异要明显的小于种间差异。我们对中国近海水母类和类的部分常见种
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类群。在过去的30年里,国内、外对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生殖和生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关于生长率数据,但对死亡率的定量研究却少得很。因此我们选取了胶州湾中常见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为研究对象,通过2008年12月到2009年11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