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匠气,俗·俗气——把握绘画中的匠俗之度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t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美是一个流动范畴用来表现自然、社会和艺术形象。美术中体现着真、善、美。中国美学思想,就是从自然风景、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的表现力总结概括出来的理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绘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和需要把握的几个度。本文通过对类似或相似范畴内的绘画作以辨析,主要分析匠气,俗气,匠心等把握它们之间的界限关系。希望人们能通过本篇文章,了解“度”的重要性,以便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定,并昭示人们减少一些在绘画上不必要的弯路。本文主要通过四章内容来进行说明在绘画中应把持住的几个边界论,以及了解它们对创作的意义。  第一章主要讲绘画中的匠心独运,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阐述绘画所需要的匠人。哲学上讲“事物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按规律做事,就像建房子,必须先扎稳根基,其余的事项才能游刃有余的进行下去,顺应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突出画匠的重要性,这是从褒义的一面讲画匠之功。另一方面主要讲,画匠要拥有匠心,讲解匠心的重要性。绘画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时刻发展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画匠们单单一味的模仿和临摹,终究在画坛是立不住的。这就需要画匠们在创作时别具匠心,注入自己的思想,提高相应的文化修养,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然后才能称的上是画家,作品才能拥有吸引力。第二章主要讲误入歧途的匠心,也就意味着要将匠心用的恰到好处,不加思考的注入匠心未必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把握界限。哲学上讲,量变达成质变,事物一旦超越了那个“度”就变质了,绘画亦如此。画家们过于用心在某一点上刻画,恐怕匠心也变成匠气一说了。第三章阐述绘画中常遇到的几种“俗事”。通过对风俗、民俗、世俗、通俗等一系列形态词的讲解,结合作品分析,让人们认识这一系列形态的不同,以及认识到自己作品所属的方向。最后一章讲述迷失方向的“俗事”,即俗气。接着第三章所罗列的形态词讲,如何变成俗气的,主要通过对庸俗、艳俗、甜俗的讲解、分析,来告示人们在绘画中应避免出现的几种情况。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绘画方面需要画者们在通晓绘画技巧的同时,也了解绘画理论,用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其他文献
石涛(1642-1707)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书画艺术家,他的书法与绘画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但总的来说笔墨豪放、意境深远,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质
本论文主要讨论和研究的是当前环境下水彩画创作材料肌理这一技法语言应用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中心内容逐步展开,其中涉及到水彩画传入我国的发展历史及当下的水彩画界概况。通
期刊
通过示踪气体SF6测定了柠条塔煤矿N1201工作面地表漏风通道,计算出漏风速度分布,并且根据裂隙渗流的立方定律计算出裂隙等效水力宽度。研究发现,采矿塌陷形成裂隙带是漏风的
湘西地区是少数民族集聚地,这里生活着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文化,素有“神秘的世界”之称。在湘西地区无论是有着浓郁的民俗民风的传统服饰还是风格独特的当
在绘画中,不同时期艺术家笔下的人物表情也不尽相同,绘画中人物表情映射着当时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体现着时代的变化和不同的艺术风格。中国当代绘画的人物表情也是如此。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