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自开埠通商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各地的各色人等汇聚上海,使上海逐步发展为一个经济繁荣的移民城市。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为上海娱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听戏、看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文化活动,既能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审美享受,又能以具有地域特色的腔调唤起移民情感上的共鸣,增进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而受到上海市民的普遍喜爱。晚清时期,昆曲在上海十分流行,部分市民邀集同好之人自办业余曲社,研究戏曲及其表演艺术,有时还亲自登台客串,以过戏瘾,时称“清客串”。到清末民初,随着京剧的繁荣和票戏之风的南下,上海业余性质的京剧票房大量创建,票友登台票戏,为一时之尚。但这一时期,票友、票房多用于指称京剧爱好者及其组织。到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地区的票友、票房在数量上远超国内其他地区,票房的种类、票友的群体结构、票房与票友的活动也日趋多元化,“票友”“票房”发展为对业余戏剧爱好者及其组织的泛称。在1877年,上海就已出现了慈善义演这一新型的筹款方式,但在20世纪以前,上海地区的慈善义演仍处于初兴阶段,慈善义演的“表演者”主要为职业艺人。到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票友、票房纷纷加入慈善义演,成为义演活动中的“表演者”或“组织者”。民国时期,由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的慈善义演活动在上海较为常见,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抗战爆发以前,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以救灾济贫为主。抗战时期,随着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娱乐救国”活动日炽,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多以救济难民、抗战救国为要旨。抗战结束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亟需恢复,在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力量式微的情况下,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成为社会重建的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慈善义演,是个人娱乐社会化的行为。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慈善义演,既能登台露脸,“玩票”自娱,过足戏瘾,又能借助义演的慈善性质为自己树立热心公益的社会形象,于票友、票房自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益己”性。而对观众而言,其看戏主要是为消遣娱乐,票友戏,或行头漂亮,或演出胜于优伶而自成特色,或因各种因素而笑料百出,对于主要寻求一乐的观众而言,看票友戏不失为一种娱乐方式。票友参与、组织慈善义演,使票友登台“玩票”这一“自娱”活动转变为了票友、观众的“众娱”活动。此外,慈善义演虽以娱乐表演为外在形式,但其落脚点在于筹集善款。在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中,票友或以表演者的身份襄赞义举,包销部分戏券,增加义演券资,或以组织者的身份,邀集名伶名票,组织演剧筹款,在票友、票房“技艺”、“人脉”、“财力”等资本的依托下,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往往绩效甚佳,使“被救者”受惠良多,这又使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