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目标是指干预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包括对预期目的重要程度认知、需要程度体验以及行为倾向。心理干预方法接受程度是当个体需要心理干预时,愿意接受不同心理干预方法的程度。干预目标和方法是心理健康干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接受程度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可以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干预效果,对促进流动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丰富青少年健康心理学相关理论。本研究在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接受程度的理论构想;编制信、效度良好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目标问卷和干预方法接受程度问卷;考察了562名被试的心理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接受程度的特点;分析了流动青少年生活质量、应对方式与心理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法接受程度之间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心理干预目标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特点,包括生存性目标重要程度、生存性目标需要程度、生存性目标参与程度、发展性目标重要程度、发展性目标需要程度、发展性目标参与程度,共6个维度。②心理干预方法接受程度包括认知性干预方法、行为性干预方法和情绪性干预方法,共3个维度。③在性别、年级、学习成绩、是否流动人口和家庭经济条件状况5个变量上,心理干预目标得分差异显著,多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④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流动人口和学习成绩4个变量上,心理干预方法接受程度得分差异显著,多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⑤流动青少年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干预目标和方法接受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⑥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干预目标和心理干预方法接受程度有一定程度预测作用。⑦应对方式在生活质量与心理干预目标和心理干预方法接受程度关系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⑧访谈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心理干预目标和心理干预方法接受程度的结构,受访者在心理干预目标需要程度和方法接受程度上表现出了差异。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从干预对象角度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目标和方法接受程度特点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为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