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入新阶段,城镇规划建设愈发主张以人为本,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生活圈作为从地域空间角度去理解人类活动体系的理论受到城乡规划学和人文地理学学科的关注,并被广泛运用到指导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发生巨变,乡村地域空间也在经历着转型与重塑,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在共同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时间地理学和生活圈理论的指导下,乡村生活圈的研究快速涌现,但地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边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缺少针对乡村聚落形态独特、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生活圈研究,而乡村居民作为乡村生活的主体,其日常生活活动反映着人类活动与地域空间的交互,从居民时空行为视角出发进行乡村生活圈的研究尤为必要。因此,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碧色寨村为研究案例,采用实地访谈和抽样调査问卷获取研究数据,精细刻画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轨迹的时空间变化特征,从地理空间实体上识别了碧色寨生活圈的空间结构,同时在时间地理学注重从微观个体出发的理论视角下,尝试性地引入文化地理学能刻画人对地方空间感知与想象的情感地图想象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调查问卷综合地分析了碧色寨生活圈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了及优化实践。旨在为从居民视角出发进行乡村生活圈的优化实践贡献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碧色寨村民日常生活轨迹具有明显的圈层性特征。根据村民日常生活轨迹和活动地域范围特征,将碧色寨日常生活圈划分为基本生活圈、扩展生活圈、外延生活圈。基本生活圈是以村域为核心的空间范围,居民出行的频次较高,主要出行方式为步行,可获取医疗、购物、休闲等基本服务。扩展生活圈是村民为追求更高等级公共服务而通过交通工具前往更高等级的草坝镇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出行频次中等,在扩展生活圈中村民可获得更加丰富的市场服务和教育服务。外延生活圈是居民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求,跨越更长的空间距离,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前往蒙自城区获取更高等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形成的生活空间范围。(2)碧色寨生活圈存在缺少部分核心需求的服务设施,且现有设施空间布局与需求错配的问题。村中常住人口老龄化率较高,但村内却缺少老年文化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现有的卫生室位置距村内生活中心较远,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对劳动年龄村民而言,村内缺少满足其生产生活条件的电商服务站、快递点、标准化的菜市场等服务设施,且集会餐厅、运动场、中心广场等服务设施的分布位置脱离主要居民点,设施的可达性严重不平衡。此外还需建设游玩设施及幼儿园为少年村民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和基础教育服务。(3)不同年龄村民所构想的碧色寨村内服务设施空间格局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老年村民倾向于将服务设施与主要居民点进行穿插布局,体现了其对设施的高可达性要求,尤其是医疗卫生设施和休闲活动设施。劳动年龄村民则偏向于将设施都集中布置在主要居民点外围的空地,使得服务设施与居住空间保持适当的间距,这样能够满足其对生活空间的舒适性要求。少年村民出于追求较大的活动空间,因此有将各设施布局在村庄外围面积较大的空地的偏好。(4)今后,建议民族地区乡村生活圈的优化实践应从村民为根本出发点,在保证居民生活服务有效供给的同时从精神层面出发关注尊重居民对自己家园建设的合理诉求和布局建构。如公共服务类设施的空间布局应重点参考当地居民的空间想象,尤其是一些特殊设施如寺庙的空间布局并不遵循最优可达性原则,而更多是受地方文化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