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蝶窦黏膜改变的MRI特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蝶窦黏膜改变的MRI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显微镜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79例患者的临床、影像(MRI/CT)和病理资料。(2)影像资料按时间分为术前(2周内)、术后早期(1周内)、术后中期(4~8个月)、术后晚期(8~12个月及以后)。(3)垂体腺瘤依据肿瘤最大径分为微腺瘤(最大瘤径<1cm)、大腺瘤(最大瘤径1~4cm)、巨大腺瘤(最大瘤径>4cm)。(4)观察术后蝶窦MRI表现,如蝶窦黏膜增厚、蝶窦积液、黏液囊肿等。(5)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性别、年龄、手术等因素对蝶窦术后炎症的影响。结果(1)79例患者术后早期MRI上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积血、积液,这些术后早期蝶窦变化视为术后反应。(2)术后中期发生蝶窦炎性反应24例(30.38%),其中黏液囊肿8例(10.13%),黏膜增厚或积液16例(20.25%)。(3)79例患者,术前蝶窦黏膜增厚4例(均为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病例),术后中期蝶窦黏膜增厚较术前明显好转。(4)79例患者中男37例,其中蝶窦炎症者11例;女42例,其中蝶窦炎症者13例。40岁以上54例,其中蝶窦炎症8例;40岁以下者25例,其中蝶窦炎症者12例。术后中期蝶窦炎性反应与年龄或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5)79例垂体腺瘤患者中,按临床内分泌学分型分为无功能型55例,PRL型11例,GH型10例,ACTH型3例,临床内分泌学分型与术后蝶窦炎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6)79例患者中有明确Ki67指数76例,Ki67指数≤3者69例,其中蝶窦炎症者21例;Ki67>3者7例,其中蝶窦炎症者3例,Ki67指数与术后蝶窦炎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7)79例患者,术前蝶窦腔单腔者12例,其中术后蝶窦炎症3例;双腔者38例,其中术后蝶窦炎症10例;三腔者23例,蝶窦炎症5例;四腔者6例,其中蝶窦炎症4例。术前MRI冠状位窦腔数目与术后蝶窦炎性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对蝶窦黏膜产生一定的损伤,并出现一系列影像学改变,术中应注重蝶窦黏膜的保护,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第二部分: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垂体柄的MRI改变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垂体柄位置及形态学改变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92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患者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测量术前、术后早期、术后中期垂体柄直径、长度、冠状位偏斜度,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及两样本t检验。结果(1)92例患者中46例垂体柄术前可辨认,其中术前垂体柄大致居中9例,垂体柄左偏19例,右偏18例。(2)垂体柄左偏19例,垂体柄偏斜角度为7.22°~50.20°(平均25.85°),右偏18例,垂体柄偏斜角度为5.32°~64.05°(平均21.63°)。(3)术前37例垂体柄偏斜,术后早期36例较前恢复,1例偏斜度增加;术后中期,37例中18例垂体柄基本居中,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4)术前46例垂体上缘垂体柄直径1.08~3.89mm(平均2.38mm),术后中期垂体上缘垂体柄直径1.29~3.43mm(平均2.30mm)。(5)术前32例垂体柄长度为1.41~11.74mm(平均6.12mm),术后早期38例垂体柄长度为3.61~11.63mm(平均6.93mm),术后中期38例垂体柄长度为5.37~17.57mm(平均8.83mm)。(6)术后早期出现垂体后叶亮点50例(54.34%),术后早期尿崩24例(26.08%)。结论(1)术前垂体柄相对增粗或压缩,至术后中期拉伸或增粗至“正常状态”。(2)垂体柄位置至术后中期呈现逐渐居中的趋势。(3)术后垂体柄长度逐渐增加,直至空蝶鞍。(4)术后早期垂体后叶亮点显示与术后尿崩症不相关。第三部分: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垂体改变的MRI表现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垂体组织形态重塑情况,并做相关性分析。方法(1)收集我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96例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患者MRI影像及临床资料。(2)观察垂体腺瘤切除情况。(3)观察判断垂体术前位置及术后改变。(3)观察测量垂体腺瘤术后鞍隔下降情况。(4)评估垂体组织形态重塑情况并进行分级,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后垂体组织形态重塑的影响因素。结果(1)96例患者,肿瘤影像学全切64例(66.67%),肿瘤残留32(33.33%)例,肿瘤残余首要原因是肿瘤海绵窦侵袭,其次是鞍上扩展。(2)除微腺瘤7例后,垂体大腺瘤及巨大腺瘤共89例,其中垂体呈上方型30例,侧方型27例,侧上型31例,下方型1例。(3)垂体位置术后发生变化,垂体上方型垂体腺瘤通常直接下沉,垂体侧方型和侧上方型术后大部分局限于侧方。(4)术后中期垂体体积基本恢复(G1)4例,大部分恢复(G2)23例,部分恢复(G3)43例,基本无恢复(G4)26例。(5)垂体腺瘤最大径与垂体术后形态重塑分级呈正相关(r=0.442,P<0.01)(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论(1)术后4~8个月MRI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肿瘤残留或复发。(2)垂体腺瘤术后垂体发生形态重塑,肿瘤直径越大,肿瘤切除术后垂体形态恢复越差。